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河北去俄国留学咨询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河北去俄国留学咨询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
河北去俄国留学咨询
最佳答案检举 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选自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祖籍〕祖辈的籍贯。这是对现在的籍贯说的。广东韶关,客籍人〔客籍人〕一般指整村整族迁徙(xǐ)到一个地方定居的人。他们一般保持原籍的方言和一些生活习惯。客籍,对原籍说的。,在“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四川经过长久的战争,人口减少。后来就有湖北、湖南等省的很多居民被迫搬到四川,所以说“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好劳动〕劳动的好手。,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子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铜钱〕从前通用的一种铜铸的钱,圆形,中有方孔。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①〔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朴素的阶级意识〕劳动人民自发的同情本阶级和仇恨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周济〕给人物质的帮助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吃大户〕在旧社会里,农民遇到灾荒年头,无法生活,有时候成群结队到地主家里抢粮食吃。这是农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地主的一种行动。大户,指地主家。”。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甲辰(1904)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连夜〕这里是“当夜”的意思。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考了科举〕参加了科举的考试。,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顺庆〕顺庆府城,现在四川省南充市。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护国军〕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省组织护国军讨袁。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仪陇县〕这里指仪陇县城。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慈爱的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领导组织的革命团体,当时会员遍布全国各地。。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家过一次,只在民国十年(1921)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进步。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大革命〔大革命〕指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支持一家人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七年〕从抗日战争开始起的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八十有五〔八十有五〕就是八十五岁。这里的“有”同“又”。,精神不如昨年〔昨年〕去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年老,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2、 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关系,学习选取生活琐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 3、 诵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4、 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并从文章的欣赏、分析过程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5、 认识选取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选取学习生活琐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母亲的歌赞与美颂是永恒的主题,这是一首女儿献给母亲的歌(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正如歌中所唱: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这母亲的一片深情,儿女总不能一一明了。而儿女终会长大,终将懂得母亲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小巷深处走出的女儿诉说的心曲。 二、初步理解、质疑: 1、 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请1—2位同学发言) 提示: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2、 质疑并自答 三、疑点探究,讨论分析: 1、 对着一直默默守候的母亲,女儿告诉她:“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中“回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联系上文具体指什么“回来”了?(结尾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女儿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 点明:“我”的心曾逃避,曾离开。那么文中“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过变化那么经历了那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要点: (1)、变化过程:满足、自豪→厌恶、自卑→淡忘、隔绝→感动、悔悟 1) 满足、自豪:第五段“代替”、“搀”,第九段“倚”、“及自由地吃”。 2) 厌恶、自卑:第十段“我”是弃婴,母亲是瞎子,“不同一般”第十一段“不再”、“泡”。 3) 淡忘、隔绝:第十五段 “遵守诺言”。 4) 感动、醒悟:第二十七段“泪眼”、第二十八段“虚荣”、“无知”。 5) 深深悔悟:第二十九段“还记得”。 (2)、原因:虚荣、无知 2、母亲是怎样对待我的虚荣和无知的呢? 请大家以小组讨论,找出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揣摩体会母亲深挚的爱和我的忏悔之情。(六段、十一段、十三段、二十五段、二十八段。) 要点: (1)倾囊安家:第三段“拆”、“搬”、“所有的积蓄”、“真正拥有一个家” (2)改变性情:第四段“骂”、“从未泼过” (3)烈日下守卖:第六段“雕像”、“古铜”、“最毒”、“血汗” (4)以我为荣,广为宣传:第八段“珍藏” (5)背后支持、默默守候:第二十五、二十六段“倚”、“央”、“摸”、“交” 3、面对现实,年少无知的“我”曾逃避、曾离开,而母亲的爱一如既往。这如海深情怎能不牵着“我”,母亲终于等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就让我们带着这激动的心情一起来朗读课文的25-29自然段。请个别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段。 四、小结: 课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把生活的点滴小事联系起来表现最深沉的母爱。 五、拓展: 1、谈身边人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过渡: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世上只有妈妈好》,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母亲恩赐的感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下面请同学们到你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能表现母爱的生活小情节,而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请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离家到学校念书,普遍都有思乡、思家、思亲情结。特别是思念自己的母亲不懂自己离不开母亲的真正原因。 2、感恩回报。(要点拨学生说出,行动的,想法的,语言的)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编辑本段中心思想
作者写母亲这一形象侧重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我”这一形像则侧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文章写母亲对“我”的爱,却是在抒写“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全文以“我”的感情发展变化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我”对母亲的骄傲,到“我”长大后对贫穷之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以感情构筑文章框架,文中许多细小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同“我”感情的脉络连结起来,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文章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 段意 第一部分(1~9),写"我"对生活满足,并且母亲为我骄傲 第二部分(10~16),写"我"长大以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而离家到县城读书. 第三部分(最后几段),写"我"被母爱感动而悔悟,流泪. 1.选材 用生活琐事,表现出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2.描写 语言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3.情感 文章字里行间蕴含母女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4.讲究形象 文章以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见上海教育出版社(试用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第二课《小巷深处》选自《黄金时代》1994年第7期,稍有改动或七年级
两弹元勋邓稼先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邓稼先词是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当时,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当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加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时,心潮起伏,兴奋难眠,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巨,担子十分沉重。
从此,邓稼先怀着以最快速度把事业搞上去的决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
首先,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们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为了让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许娱乐,他总是抽空与年轻人玩十分钟的的木马游戏。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见了他们在玩这种游戏,老教授又好气又好笑,斥责说:“这是什么玩法,你还做儿戏呀。” 邓稼先笑说:“这叫互相跨越!”
互相跨越,这是一种多么亲密的同志关系啊!正是靠着这种关系,邓稼先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一个个科学难关,使我国的“两弹研制”以惊人速度发展。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
不久,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不幸逝世,终年62岁。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被称做“两弹”元勋的这位我国核武器
材料分析:
(1) 1842年8月,中英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 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3)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学生发言:中国,有着屈辱的历史,但如今,它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祖国能在国际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是离不开一些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在国防事业上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邓稼先。
二、 初步理解课文。
1、 简要介绍邓稼先及作者。
华侨、华裔的含义。
2、 朗读课文,简要说说各个小标题部分分别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什么内容。
三、 速读课文,深入内容。
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集中讨论:
举例:
1、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
既交待了邓稼先的成长背景,又突出他对民族复兴的贡献。
2、 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照起来写?
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3、 文言文的语段的意思是什么?
4、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四、 情感渗透:体会感人之处。
读了本文,你全面了解了邓稼先,请你对照插图,阅读有关邓稼先的资料,以“我心目中的邓稼先”为话题,举一个典型事例,说说你对邓稼先的评价。
五、 内容迁引: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 成语。
2、 名人名言。
3、 相仿事例。
4、 一首歌。
5、 一首诗。
6、 用一组排比句。
六、 小练笔: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向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王畈中学争光,为二(4)班争光。先前,那些同学可以说就是我们身边的“邓稼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邓稼先”吧!
附:板书:
邓稼先
杨振宁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霍元甲的生平?
霍元甲(1868年-1910年)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生平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又名燕青拳,相传是梁山好汉卢俊义和燕青所创)的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栋,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练习,并在24岁那年击败了一位外乡高手。这个传说被拍成了电视剧。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后到上海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有资料显示,俄罗斯大力士没有被霍元甲亲自击败,而是当霍元甲答应了比武以后,俄罗斯拳手放弃了比赛。)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为理由派弟子刘振声接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元甲被商会下毒而死。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光绪22年(1896),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24年(1898),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光绪27年(1901),有一俄国人来津在戏园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见了广告,并听说俄国人还当场信口雌黄,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见到俄国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国”如有能者,可登台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不顾众人劝阻,一个箭步,气宇轩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与你较量”。此时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人。此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忙将霍元甲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何辱我中华?”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的错误,当众赔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决一雌雄,并命其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国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和公开承认藐视中国人的错误,从而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宣统元年(1909),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 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有传说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之后,他的爱徒陈真替他报仇。这个传说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龙搬上银幕(**《精武门》,李小龙演陈真)。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陈真”这一个人物。
李大钊的故事
扫雪·教歌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和早期***之一李大钊,出生是十分的凄楚:他尚未来到人间时,父亲李任荣就因患肺病逝世;刚过周岁,母亲周氏又因感伤过度而病逝。因此,李大钊是“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其祖父李如珍,平时管教李大钊甚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他接受大热天上房顶举着沉重的木杈翻麻等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成长影响很深。
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加以严格的教育。扫雪、教歌就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两则小故事。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了。李大钊又非常注重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歌曲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夏天的一个晚上,他稍有空闲,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先要他俩将当时在学校学的歌唱给他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喜欢而又熟悉的《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听完歌,没有一句夸奖,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子太不现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他一边弹琴,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唱着。他说,声音不能太大,让街上警察、暗探听见,他们会把我们逮起来的。他不仅教孩子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例子,帮助孩子领会歌词的意义,加深印象……结果,没教唱几遍,孩子们都会唱了,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首珍贵的歌!
让家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大钊的家教故事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889 — 1927)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又是位著名学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他一生的写照。 李大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长子李葆花 16 岁便参加革命,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政委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长女李星华,1932 年入党,长期从事教育和民间文艺的研究工作 ,是我党的优秀干部。
李大钊早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并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是社会名流。但他生活俭朴,“冬——絮衣,夏——布衫”,一个大饼,一根洋葱,常常是他的便饭,有人去他府上拜访,见他的幼女炎华,身穿红粗布小棉袄,外套蓝粗布小褂,前襟和袖口油光光的,土里土气的,像个乡下孩子,完全不像北大名教授的女儿。有位亲戚对此很不理解,有次问起李大钊,他只是淡淡一笑说:“点种”“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当教授点什么种 ? ”亲戚迷惑不解。?
解放后,乐亭县第一中学师生访问李大钊故居时,这个亲戚向师生们谈到这件事。一位老师听后提议全体学生起立,他激动地说:“同学们,你们明白李大钊同志所说的‘点种'的意思吗 ? 他的种子,就是革命的种,共产主义的种!我们要让李大钊同志点的种,在我们心里开花结果。”直到这时,这位亲戚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李大钊所说的“点种”的真正含义。?
李大钊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真理,为革命事业培养“火种”,在家庭里,也教育子女要经风雨、见世面,努力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经常带领孩子去郊游,一同乘船、渡河、爬山,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开阔胸襟。?
有一年冬天,北京城雪花纷飞,大地披上了银装。李大钊对孩子们说:“雪下大了,你们快拿扫帚到院子里去扫吧 !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哇。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借雪吟诗,这比我小时候只能隔窗望雪作诗要好得多呀 ! ”
孩子们听了,一阵欢呼雀跃,立即拿扫帚出门。孩子的外祖母和母亲表示反对。外祖母说:“外面太冷,冻坏了孩子怎么办 ? ”李大钊却笑着说:“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何况人只有经常活动,身体才会有抵抗力。扫扫雪怎么会冻坏身体呢,呆在屋里不动弹,才更经不起风寒呢 ! ”李大钊说完,就带着儿女出了门。一边扫雪,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干得热火朝天。
古人说:“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李大钊教育孩子,善于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生动活泼,从不刻板生硬,更不打骂孩子,从而使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大钊家中堂屋的北墙上,挂着一张富有诗意的画,画中有位少女怀抱琵琶在演奏,各种飞禽走兽闻声而来。李大钊十分欣赏此画,他绘声绘色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看,音乐的力量有多么大 ! 这个弹奏乐器的姑娘,只要手指轻轻拨动,就能引来美丽的孔雀、高傲的仙鹤、 凶猛的狮子老虎,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堂的鸟兽,他们一个个都被音乐陶醉了。人就更不用说 了。音乐不仅能陶醉人,而且还能鼓舞人心。”李大钊经常教孩子们唱歌。有次,他教孩子们唱的是教堂里的一首赞美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禾捆收回家,禾捆收回家,我们就要欢喜禾捆收回家。他边唱边讲解:“你们看农民们辛辛苦苦地种下东西,收获的时候是多么喜欢呀 ! 他们忘记了辛苦,只有快乐。我们的革命也是一样,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会像农民把庄稼收回家一样快乐呢 ! ”
李大钊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孩子学音乐。有一次他带着葆华、星华去拍卖行买回一架旧风琴,由他弹琴伴奏,孩子们合唱了一首校歌。唱完后,李大钊说:“北沿河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你们校歌里怎么说它是孩子们青年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 ? 这首歌的歌词太不真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 ”他借此机会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革命歌曲。教完歌还给他们讲解歌词的含义,讲解从事革命的道理。这种家教,寓教于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李大钊在家庭教育中,十分注意运用“尊重”这种“最有力量” 的方法。他注意研究儿童心理,根据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河北老家歇暑假,给孩子们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墨、方 格字帖。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端端正正坐在八仙桌前写了起来。
这次是李星华生平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她左临一张,看看不像,右临一张,看看还是不像,气得小脸发红,直想哭出来。她放下笔,躲到后院里偷偷地抹眼泪。这时李大钊和妻子发现星华在哭,但摸不清她为什么哭。妻子正好张口问星华,却被李大钊拦住了。他说。“ 女孩子的心理是很难揣摸的,你要是问她为什么哭,她不会告诉你的,你不要硬逼着问她。哭的原因不是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了吗 ? ”妻子莫名其妙。李大钊接着说:“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上看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个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了起来,生怕别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发现,直到伤口长好了才给人看。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 这就是女孩的一种好胜心,你明白了吗 ? ”妻子这才恍然大悟。过了一会儿 ,李大钊把小星华叫来,一同走到八仙桌前,指着星华写的字帖微笑着说:“你的字写得很好,有点像魏碑帖上的。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临帖,写得还不大整齐,笔画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字有的个儿大,有的个儿小,要是天天耐心练习,就一定会写好的。你看,你哥哥写得也不整齐呀,可是他不着急,沉得住气,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它慢慢地写好。”
李大钊的话使星华受到很大鼓励,同时也使她了解到自己遇事不冷静,容易急躁的缺点。从此,星华不仅天天练习写大字,而且性情也变得比以前沉稳多了。
哪些中国民间高手击败过外国人
1、丁发祥:康熙十五年,沧州孟村人丁发祥北游燕京,适逢两名俄罗斯大力士在那里摆擂,几位技击家接连失败,丁发祥挺身与他搏斗,两位大力士连连被击败。一时名闻宫禁,皇帝与诸公大臣召见他,并题匾相赠,以示嘉奖。 2、范旭东:精铁砂掌和螳螂拳。光绪年间,沙俄大兵在西伯利亚霍地市大摆擂台数日,讥笑我偌大中国民孱国弱而无能人。范氏奋勇前往,连连挫败沙俄拳击家 10余人,夺锦标回国。 [ 转自铁血社区 / ] 3、释德根:嵩山少林寺和尚,清末化缘入京。因见英国皇家拳师丘斯威尔摆擂击死、击伤我多人,愤于不平而登台与他搏斗,先后使用 “蝴蝶展眉 ”和 “梅花拳 ”,都被对方击败。他奋勇三登擂台,使开 “掏心拳 ”,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并用,激烈拼斗。当对方右拳向裆部打来时,他用右劈掌劈折了对方的小臂,同时其右臂也被对方 “飞风拳 ”击伤。他忍痛侧身,左手疾去一记 “掏心拳 ”打得丘斯威尔七窍出血,一命归天。当时他年龄刚满 18岁。 4、纪德:满族人,字子修,名纪三,姓吴扎拉氏,光绪十七年,戍守汉俄边界。在与俄军将校的一次交锋中,一记岳氏散手 “披肩式 ”把对方摔跌在地。对方站起猛扑,他用 “双冲式 ”两臂下压,借对方抵抗之力趁势将其抛起。仅此两招就制服了一个自诩能隔衣数层用手指袭人的沙俄军官。 5、单刀李( 1847- 1921):李存义,字忠元,河北深县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他加入义和团奋起抗击,身先士卒,勇猛杀敌,血染重衣。在天津老龙口一役中,他单刀上阵,往来冲杀,使敌人尸横遍野,望风披靡,因此当时人们称之为 “单刀李 ”。 6、杜心武:湖南慈利县人,曾跟徐某学武,早年做过镖师。 1900年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农科大学。 1903年,东京举行全日大学生柔道比赛,他作为中国留学生邀请代表参加,轻而易举地击败几位名手,轰动全东京。后来加入同盟会,担任过保卫孙中山先生的工作。 7、张占奎:河间人,清朝年间,打败了一个曾在六国摆擂,挂着六国金牌的德国大力士,赢得其六枚金牌而名震京津。 8、霍元甲与其子霍东阁( 1896- 1956):霍元甲,天津人,以家传绝技 “迷踪艺 ”驰名武林。 1909年前往上海与在上海设擂的西方大力士奥皮音对擂,比期未到,而奥皮音已畏其声名悄然逃去。其后,日本武士师徒二人上门挑战,日方徒弟与霍氏徒弟刘振声交手,未见高低。接着双方师傅出马,几个回合后霍元甲主动进攻,一个 “鲤鱼翻身 ”把对方翻扑在天阶的下面,折断右臂,霍元甲连忙上前扶起赔礼。此日本人怀恨在心,借他抱病在身,献上药品,诈言有特效,霍元甲不知,饮服后病剧而死。那年他的次子东阁年方 15岁,闻此噩耗,肝胆俱碎,发愤继承父志,振兴国术。 1919年一人离开祖国在南洋侨乡传授武艺,名震群岛,先后与许多欧美拳击家交锋,都大败他们。 [ 转自铁血社区 / ] 9、韩慕侠:又名金庸,天津人,张占魁的大弟子,精通形意、八卦。 1919年随师进京,在六国饭店挫败讥我为病夫的俄人康泰尔。一开始,康氏就抓韩的左腕,韩以八卦转环掌绕避,同时用下盘勾连腿猛扫对方小腿,就在康氏摇晃的刹那间韩慕侠以右掌劈石开碑之功,闪电般冲击康氏前胸华盖穴,打得康氏痛不可忍,应声跌出一丈开外,扑倒不起。康泰尔甘拜下风,立下字据,亲手将其周游 46国没有输过一场的 11块金牌献给韩慕侠,狼狈出京。 10、王子平:回族,河北沧州人,精通多种拳术。民国五年在济南击败日本青年团佐滕氏。民国九年在青岛击败了日本人宫本氏和德国人克泊玛氏。 1919年 9月,俄国号称 “环球大力士 ”的康泰尔在北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五色土设 “万国赛武大会 ”,预定摆擂三日( 14、 15、 16日)。第一天比武开始,康泰尔上去就抓这个比矮一头的中国 “病夫 ”。王子平左手一闪,右掌打在对方胸上,接着一闪腰,右手拿紧对方膝盖,左手抓住腰,一下子将康泰尔摔倒在地。康泰尔 “大败愧怍万状,抱头窜去 ”, “遂不敢再登台矣 ”。 为应付当时青州车站德国鬼子的挑战,王子平举起大磨盘,获 “神力千斤王 ”之称,招来外国大力士们嫉妒。青岛美国学堂体育教员阿拉曼要求比武,握手时竟想暗算,被王子平一招 “摔跤仆脚 ”摔了个仰面朝天,起来再战,王使用几下擒拿法,使他又跌仆败倒。 1921年,美国沙利文在上海主持设立 “万国竞武场 ”摆擂,王子平受上海武术界推选参加打擂。当他照约在台上讲话时,忽然斜刺里窜出一个彪形大汉伸出了冷拳,王闪身躲过,待第二拳打来时,他气愤地一个箭步上前,只一拳一腿,就把对方打翻在地。当天深夜,万国竞武场悄悄送来一张纸条,申明比赛取消,溜之乎也。这些被吓跑的许多武士中有英国人乔治和法国人彼得及不明国籍的丁柯尔。另外,他还挫败过西方大力士马志尼、柯芒麦,在上海打过外国人康斯顿的擂台。 11、石大斧:姓石,因善砍斫功夫而得此绰号。 1919年到台湾谋生,日本武士山边田夫找上门来。交手后拳脚交加,力凶势猛,石大斧先是躲避,当对方腾身飞脚踢来时,他侧身退后,并起五指狠力一斫,掌到处,山边田夫的小腿应声而折。 12、刘百川( 1870- 1964):安徽六安县人,自幼习武,得少林高僧杨澄云秘传,中过武举,中年走镖关外。擅长腿法,有 “江南第一脚 ”之称。他曾游历香港,以子母鸳鸯连环腿击败英国大力士。孙中山当时在场,亲书 “尚武精神 ”横匾一额,嘉奖他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壮举。 13、李晓臣( 1876- 1973):河北冀县李家庄人,在清朝会友镖局里走过镖,在慈禧面前表演过八仙庆寿剑,教过京剧武生宗将杨小楼在演《安天会》即《闹天宫》中猴拳动作,教过京剧旦角大师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中的舞剑手法,开过鼎盛一时的 “武术茶社 ”,主持过名声赫赫的 “北京精武体育研究会 ”。日本侵占北京后,会八卦和柔道的日本军官武田西找他较量。先比拳,两次都被他打倒在地,接着比日本战刀,来往不到一分钟,就被他一脚踢飞了战刀。在南京与日本人比武,让过对方三拳后,他大喝一声 “你下去吧! ”猛起一拳把对方倒栽葱打下台去。解放后在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作过精彩的武术表演。 14、吉万山: 1903年生于河北献县的农民家庭。 1933年 6月,以摔跤著名,自称 “走遍欧亚无敌手 ”的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来到哈尔滨四处寻找对手,欲与吉万山见高低。比赛开始,吉万山见其扑来,向右一闪, “顺手牵羊 ”抓住对方双臂猛一带,带个趔趄,顺势左足插进对方裆间,用 “鬼推磨 ”招数,贴近对方身体全力一推,把他四足朝天撞倒在地。杰力柴夫恼羞成怒,起身一记耳光打来,吉万山左手一挡,右足插进,扣住对方脚跟,一个 “虎拉头 ”拳身齐进照准他左肋就是一拳,打得杰力柴夫 “哎呀 ”一声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第二天悄悄溜出了哈尔滨。 [ 转自铁血社区 / ] 15、沈三:北京著名摔跤师。 1934年在北京一举击败俄国大力士麦加洛夫, 1945年卒。 16、李小龙( 1940.11.27- 1973.6.8):原籍广东,精习咏春拳,自创 “截拳道 ”。 18岁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会空手道,又是三段拳手的日本留学生山本向他挑战。三四个回合后一记鞭拳就把山本打倒在地,山本站起反扑,被他虚晃两招,突然侧身飞踹,再次踢倒在地。大学毕业后,李小龙在西雅图办起一个武术馆,许多日本空手道、南朝鲜跆拳道和美国拳击好手找上门来都败北而去。有一次在美国唐人街,他见四个持刀歹徒正胁迫一名华人少女,便立即上前解围。赤手空拳,以一对四,把他们统统打倒在地,名震纽约。 在到泰国拍摄**《唐山大兄》时,他曾与泰国拳王察猜(译音)比武。拳王向以手力快猛腿力雄劲著称,往往在一两回合内把对方击倒不起而称雄,取得多届冠军,被称为 “无敌手穿云脚 ”。激战多时,最后李小龙施展其绝招 ————厉害非常的 “连环三脚 ”将对方击倒。 17、孙禄堂:大约 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阪垣奉命来北京找他比武。孙闪展腾挪,竟使其无用武之地,而孙以顺化点穴等手法出击,终使之服输。 1930年秋,日本六名武士到上海虹口孙禄堂的住址找其比武,自称拳可推动千斤,脚可踢动八百。孙躺在地上,让其一人按住头,两人按住脚,两人各按一手,一人发号施令。当 “一二 ”刚过, “三 ”字尚未出口,孙即使用游身八卦法,一个 “蜈蚣蹦 ”便从地上跃起,五个日本武士都跌倒了,爬起后大惭而去。 18、张福全: 1941年在成都, 25岁的张福全应战 ╳双流飞机场的美国顾问、空军上校彼尔逊,赛前规定不准用腿。开始时,彼尔逊一路直拳直攻张头部,当双拳逼近眉睫一瞬间,张一个 “燕子钻帘 ”势,突然腾空而起,挥手一招 “洗脸破面 ”,一拳打得彼尔逊鼻血迸发,跌坐在地。爬起后改用横拳进攻,张福全一个低身躲过对方横拳,贴近对方,一记 “通天炮 ”击中下颌,打得彼尔逊拔地而起,昏倒在地。 19、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 1943年 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另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蔡龙云在八人中年龄最小,只有 14岁。 12月 13日,蔡龙云与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洛索夫对垒。马索洛夫约 30岁,体形魁梧,技术全面。对搏开始后,以直拳猛击蔡的脸部。蔡以少林拳的 “连环 ”手法和华拳的 “迎面三腿 ”反击之。 “迎面三腿 ”用得最为精妙,打得马索洛夫防不胜防,仅两个半回合,嚣张一时的马索洛夫就被打翻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但马索洛夫并不甘心,又以 “唯用拳击而非腿 ”相挑衅。三年之后,他挑起美国重量级拳击手鲁塞尔(黑人)与蔡龙云打擂。蔡龙云再施绝技,用少林拳、华拳的拳法击败鲁塞尔,威震上海十里洋场。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在赠给蔡龙云的诗中写道: “少林拳击进莫当,动迅静定力蕴藏,蔡君得之制强梁 ……一洗东亚病夫耻 ”。 20、蒋浩泉:原任安徽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教授,精拳击和逍遥掌。抗战爆发,为慰问前方抗战将士和救济孤儿募捐,他在重庆、上海等地连打了十几场拳击,场场皆捷。先后击败英国拳击手史蒂文森、美国莱州业余拳击冠军白克勒等外国拳击名手,威震拳坛,被誉为 “一代拳王 ”。 1947年为上海孤儿院筹集营养费资金,他与俄国拳师马克诺夫进行了一场拳击比赛,仅四个回合便将对方打倒在地而取胜。 [ 转自铁血社区 / ] 21、周士彬:出身精武会门,在我国拳坛上有 “拳王 ”之称,原任上海体院教授。 1946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七国拳击赛,挥动直拳连赢对手。最后他与俄国的巴利柯夫争夺冠军。一开始,俄国佬自恃身粗劲雄,步步进逼,周有意东躲西闪,耗其体力。伺其气喘,便发动猛攻,两拳左右开弓,雨点相似,最后一记左勾拳,巴利柯夫应声而倒。 22、黄赐福:原籍广东台县,善白鹤拳。 1981年秋冬间,向号称常胜将军的泰国拳师阿也氏挑战,苦斗十回合,终于战胜了他。
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留学点点滴滴的事(详细)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 鲁迅在仙台医专的学年考试成绩如下:
解剖学59.3分,组织学72.7分,生理学63.3分,伦理83分,德语60分,物理学60分,化学60分。142人中列为第68名。
医学成绩不敢恭维 鲁迅弃医从文只因学医失败?
偶然读到文学博士、教授葛红兵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讲到鲁迅弃医从文,他是这样说的:“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其说是爱国的表现,不如说他是学医失败的结果,相比较而言,他的医学成绩实在是不敢恭维。”此文题目是《话语领袖与圣人迷信》,编在葛氏一本叫《横眼竖看》的集子里,第155页(花城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样说法还真是头一次看到。赶忙往下读,连翻几页也没有读到鲁迅“学医失败”的佐证。原来葛氏在这里只是下了一句没有例证的断语,放一枪就跑掉了。那么,“鲁迅学医的成绩”,到底是怎样的呢?翻了一些鲁迅传记和回忆资料之类文字,有的没有谈,有的谈了一个大概,没有分数,比如林志浩《鲁迅传》第48页说:“在142个同学中,鲁迅名列第68。”有的谈了具体分数,但科目不全,如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第13页:“鲁迅在仙台医专的考试成绩,后来由‘仙台鲁迅之友社’做过专门调查,很能说明鲁迅对知识的兴趣,他考得最好的一门是伦理学,83分。作为一个外国学生,平均65.5的分数总还不错。分数最低的一门是解剖学,得59.3分,离及格也相差不远。”终于查出了鲁迅在仙台医专的各科考试成绩,是在周作人的回忆文集《鲁迅的青年时代》第35—36页上:“在小林博士那里又保留着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的分数单,列有鲁迅的各项分数,照录于下:解剖五十九分三/组织七十三分七/生理六十三分三/伦理八十三分/德文六十分/物理六十分/化学六十分/平均六十五分五,一百四十二人中间列第六十八名。”(见河北教育2003年6月版,引文中的伦理为63分,显为编校之误,笔者在此照李欧梵文做了订正)据周作人如上的回忆文章,小林即小林茂雄,是鲁迅仙台学医的同班生,后来成为医学博士。看来以上各书分数资料,都是源自于小林保存的分数单。
应该怎样看这个分数单呢?
首先,显而易见,这个分数单是无可置疑的,而且它是判断鲁迅学医成绩的最可靠也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其次,人们都很清楚,一个人的考试分数,不论高低,孤立地去看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必须放在同一次考试的平台上,横向考察其所处位置的排列顺序,才能说明问题,也才具有比较意义的。第三,基于以上两点,我们看到,鲁迅的总成绩,虽然不是全年级的上游(47名之内),但他也没落到全年级的下游(95名之后),68名,居全年级中游的中间位置,是中中等成绩。
这样的成绩说明了什么呢?
鲁迅,当年仙台医专惟一的一名中国 留学生,听课、记笔记、考试答卷全都用日语。而且,“仙台医专没有教科书、参考书也很难见到, 图书馆里的医学书籍和杂志也不可以轻易借阅”,有的教师还要“经常用拉丁文和德文讲课”的情况下(见林贤治的《人间鲁迅》109页),鲁迅只能靠听课和笔记,同141个“坐地户”日本学生比拼,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看还真就挺不错的了,怎么能用嘲讽的口气说“实在不敢恭维”呢?如果连这样的考试成绩,也要成为“弃医从文是他学医失败的结果”,那么成绩在鲁迅之后的74名日本学生,占了总数一半还多,按葛氏逻辑,不是更要卷起铺盖,弃医而从什么什么去了吗?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种种动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界也正在探讨,不是这样一篇短文可以匆忙论述的。但有一点却完全可以肯定:鲁迅决非“学医失败”者,因此,“鲁迅弃医从文是他学医失败的结果”,纯是葛氏的率尔妄说。
过去,在那样的体制下,死去多年的鲁迅,也像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伟人一样,缘于某种需要,遭遇了神化的命运。经过20多年拨乱反正,一个真切的人间的鲁迅,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今,葛红兵在鲁迅弃医从文问题上,无视考试成绩这样一个常识性的事实,轻薄为文,以反对神化圣化之名,行矮化丑化之实,能说是正确的吗?由是我们看到:不论什么“化”,这两种极端,都是鲁迅研究的障眼法,我们都要批判之否定之——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 仙台在本州东北部,宫城县首府,临太平洋仙台湾。1889年设市,1905年鲁迅在仙台读书时,仙台市有10万人口。当时市区还遗留着树木葱郁的武士宅第,又没有工厂的煤烟,因此,被称为绿树成荫的城市。鲁迅初到仙台,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中所说,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离仙台医专约有10分钟的路程。鲁迅住的客店围有矮矮的扁柏篱笆,是木板屋顶的两层楼房,楼上是公寓和旅店,鲁迅就住在楼上。楼下一部分租给别人“包办囚人的饭食”。鲁迅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此地颇冷,晌午较温,其风景尚佳,而下宿则大劣。……人哗于前,日射于后。日日食我者,则例为鱼耳。”大约在1904年11月,鲁迅又“搬到别一家”,《藤野先生)一文中讲:是受一位先生好意的劝告。据《鲁迅在仙台的记录》一书引用鲁迅的班级代表铃木逸太推测,这位先生很可能就是藤野先生。第一,藤野先生是鲁迅这个班级的副级主任,管理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藤野1937年2月25日写给鲁迅当年同班生小林茂雄的回信中曾谈到他对鲁迅的照顾:“与同学之交际,公寓生活之处理……等,皆尽可能设法为之提供了方便。”第二,在新公寓里,有几个仙台医专学生与鲁迅同住,其中有两个都是藤野先生作保证人,可以看出,藤野和公寓的经营者宫川信哉有联系。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鲁迅所以在这里只提一位先生,而不提藤野之名,从全文布局看,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藤野先生,如果这里提到藤野之名,下边那一段对藤野先生的描写,给人的印象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鲜明突出。两个“几次三番”,写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生活的殷切关怀。
仙台医专1904年规定,采用三学期制(一年里有三学期)。1906年9月以后采用两学期制,鲁迅在仙台医专读书期间,正是学校采用三学期制的时候。
1904年9月12日,鲁迅入仙台医专学习。敷波重次郎是鲁迅这个年级的年级长,即班主任。第一学年敷波教解剖学理论,第一学期每周五节,第二三学期每周各四节。另一位教解剖学理论的是藤野,第一学年第三学期中每周授课四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指的就是敷波重次郎和藤野严九郎。
一年级的重点是基础课和理论课,第一二学期的基础课化学、物理学、独逸学、伦理学、体操等,占全课程的三分之二。解剖学理论,每周有八至九小时,占有很大比重。
《藤野先生》提到:“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件事在《呐喊·自序》中也提到。
这里提到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幻灯,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把这一事件称为幻灯事件。
日俄战争爆发后,各地兴起观看战争幻灯的风气。当时当地报纸经常报导仙台市及宫城县所属各地举办幻灯会的事,当时学校放映幻灯,受到文部省的奖励。
中川教授给鲁迅这一年级讲细菌学,从1906年1月开始,其时日俄战争已经结束。据鲁迅同班同学铃木谈:“幻灯的解说由中川教授亲自进行,也许有中国人被日本军杀死的场面,学生大体却是静静地看着。后来才听说这件事成了周树人退学的理由,当时周树人却没有说过这件事。”
1994年,仙台举办了“鲁迅赴仙台留学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许多国家的鲁迅研究专家与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一本厚实的论文集。那次会议的议题之一是“科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鲁迅在南京学过矿学,在仙台学习的是医学,青年时代抱有“科学救国”和“医学救世”的理想,其经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具有标本价值。而中途放弃医学转向文学创作更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10年过去了。在鲁迅赴仙台学医100周年之际,仙台举行了盛大的纪念集会并举办相关展览,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仙台人民对鲁迅的敬仰和期盼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善意。仙台东北大学(其前身为鲁迅就读过的医学专门学校)的学者们也从没有停止对鲁迅这个重要时期的研究,最近又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就是刚刚出版的《鲁迅与仙台》 中译本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一书。该书由“鲁迅留学东北大学百周年史”编辑委员会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166页,附CD ROM)。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鲁迅留学时的东北大学”,介绍鲁迅生平,特别细致研究鲁迅在仙台的活动,而关于“弃医从文”这个重大事件,特别收录了鲁迅研究专家的专题研究论文。这一部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鲁迅的解剖学笔记的研究;第二部分是“仙台市今昔”,介绍了仙台市100年来的变化,也介绍了现在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生的情况。书中还特别择要介绍了中国各界人士参观东北大学鲁迅遗迹留下的感言。(第6 9页)通过这些介绍,表达了东北大学师生和仙台人民对鲁迅的怀念和敬仰,以及中日两国人民以藤野和鲁迅为纽带的友好交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被人们称为“现代藤野先生”的菅野俊作一家,他把自己的住所建成了中国留学生之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租给中国学生,并且细心照料他们,继续上演着中日民间友好的活剧。受到过帮助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心存感激,取“饮水思源”之意,把这里命名为“思源竂”。(第159 161页)
无疑,《鲁迅与仙台》是一本友情的书,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它更是一本求真的书。
几年前,两位日本学者在鲁迅博物馆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一位是东北大学教授阿部兼也先生,一位是医师泉彪之助先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藤野先生授课情况和他为鲁迅修改的医学笔记的评价。读者都知道,在《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说藤野先生改正过的医学笔记,被钉成三厚本珍藏,“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但不幸在搬家途中丢失。实际上它仍然存在,后来在他的绍兴亲戚家中发现。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笔记共六册,为鲁迅所听讲的医专全部课程课堂笔记的合订,分别是《脉管学》、《有机化学》、《五官学》、《组织学》、《病变学》、《解剖学》。藤野先生批改最多的是他亲自讲授的《脉管学》,而非他讲授的课程的笔记,也留有他批改的笔迹。此外,也有其他老师批改的笔迹。这些笔迹分别用了红、黑、蓝、紫等颜色,令人惊奇的是,一百年过去了,这些墨迹依然相当清晰。
这些年来,学界(特别是日本学者)对这些笔记兴趣不减,通过初步阅读,做出了一些推断。例如泉彪之助先生在《藤野先生与鲁迅的医学笔记》中提出这样一种意见:藤野先生的教学水平不高,没能把日本的近代学术思想全部传授给鲁迅。而鲁迅想要得到的,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欧洲意义上的近代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及方法。笔记上修改的主要是些语法修辞问题,而且可能有些过分,引起了鲁迅的反感。鲁迅觉得在这里不能掌握科学方法,失望而去。(第117页)鲁迅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抱怨这学校的教学方法呆板,整天死记硬背,使他头脑昏昏然。(第79 81页)就是说,鲁迅写《藤野先生》时,只感念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只字不提自己对医专教学方法的不满。说实话,我当时听了颇感惊讶,因为还从来没有从这种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鲁迅的回忆文章产生了巨大影响,藤野先生不但成了中日民间友好的象征性人物,而且也成了师生友情的象征性人物。不知不觉地,我们被限制在鲁迅文章的语境里,以鲁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而且甚至还从时代需求的国际关系的角度考虑问题,遂把其他背景材料略而不提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一对普通师生之间敬与爱的故事,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中国中学的教科书里长期收录此文,几代中国人对鲁迅留学仙台从师藤野的故事耳熟能详,它几乎成了神话。这个神话要不要打破,能不能打破?编造历史,掩盖史实,拔高人物,是最要不得的。过去鲁迅研究中就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例如,鲁迅留学仙台时,当地还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根据日本研究者的调查,这位名叫施霖的中国学生比鲁迅早一些来到仙台,学习工科,但成绩不好,几乎和鲁迅同时退学离开了这个城市。(第36 38页)这且不去管他,问题是有人避而不提这个事实,把鲁迅说成第一个而且是唯一一位到仙台留学的中国人,给予先驱者的名义。一方面是夸大鲁迅的孤独感,赋予他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尊者讳,因为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曾这样叙述道:“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直到现在,许多有关鲁迅的传记中还陈述着这样的“非事实”。如最近出版的《鲁迅画传》中就写道:“直到鲁迅到来之前,仙台还没有一个中国学生。”(林贤治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0页)鲁迅的误记和叙述不周详之处应该指出,加以更正。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做法与学术研究必须遵守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研究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既要有同情理解,又要有求真精神。不感情用事,不任意拔高,不歪曲事实。但同时也要防止以打破神话为幌子,任意猜测,怀疑一切。
无论如何,对一个教师的善良和好心是不能怀疑的,对一个受其关怀的青年人的感激之情是不能怀疑的。藤野先生是一位普通的医学教授,日常不修边幅,脾气还有一点古怪。据传记材料记载,他后来的生活和工作并不很顺利,在日本的“院系调整”中被“优化组合”掉,只好离开仙台医专到乡下开私人诊所。(第130页)也许因为他的教学水平确实不高,也许因为他的脾气不好难以与人合作,或者他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讨人喜欢之处,但他的朴实态度,他对外国学生的善意,他的诲人不倦的精神,已足以把他立为一个真正的人。他本人后来谦虚地说,自己对鲁迅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他希望人们把作为文学形象的“藤野先生”和他本人加以区别。他,就像鲁迅少年时代在三味书屋就读时的寿老师一样,堪称“质朴、方正”———至于是不是“博学”,我们还得请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来评定。
作为文学形象的藤野先生和作为历史人物的藤野先生之间的界限,我们不妨予以注意。但基本的史实不容抹杀。提到文学笔法,我想起了日本出版的以鲁迅留学仙台为背景的小说《惜别》,题目用的正是藤野先生写在自己赠送给鲁迅那张照片的背面的字。这篇小说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1945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目的是为了宣传大东亚的“独立和睦”。作者在阐述创作意图时说:“打算描写仅仅作为一位清国留学生的‘周先生’。不卑视中国人,也绝不进行浅薄的煽动,打算用所谓洁白的、独立亲睦的态度对年轻的周树人进行正确的、善意的描写。怀有的意图是让现代中国的年轻知识人阅读、让他们产生‘日本也有我们的理解者’这种感怀,在日本与支那的和平方面发挥百发子弹以上的效果。”(转引自川村凑《〈惜别〉论———“大东亚之和睦”的幻影》,原载1991年4月《国文学:解释与教材之研究》,中译文见《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7期,董炳月译)书中当“我”询问藤野先生对与周树人的交往的感想时,藤野先生答道:“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要欺侮支那人。仅此而已。”这简单的话语,包含了一种做人的基本态度。平等相待,友善相处,人与人交往应当如此,国与国交往亦然。
而《鲁迅与仙台》一书力求将真实的情形告诉读者,不回避对于藤野先生不利的评论。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它不但是友情之书而且是求真之书的原因。虽然我们对这样的观点还可以提出异议。而本书中就收录了反驳泉彪之助先生观点的文字。如浦山菊花指出:“就藤野先生对解剖学笔记修改的态度来说,可以说类似于中国古语的‘正名’。……藤野先生详细地修改也许使鲁迅了解到,对任何一个用语都不能敷衍了事,以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第117页)
作为鲁迅人生重大转折期的决定性事件,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根据“仙台鲁迅事迹调查会”的报告,那张日本士兵将为俄国间谍带路的中国人砍头的图像,在当时细菌学课堂间并没有放映过,1965年在东北大学医学部细菌学教室找到的幻灯片中,就没有发现这样的内容。不过,日本学者也指出,当时的报纸杂志上刊登了不少此类照片,例如,1905年7月28日《河北新报》上“俄探四名被斩首”的报道,其中有“旁观者照例是男女老幼5千多清国人”的描述(第58 62页)。看报纸上的照片,鲁迅会产生同样的感情上的震动,正不必非看幻灯不可。
本书有关材料还有很多,例如阿部兼也教授提出,在幻灯片事件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鲁迅离开仙台。他为还原历史情景做了辛勤的调查工作,他的《弃医从文》一文(第68 88页)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掌握真实。但可惜的是,这些材料并没有被研究界重视和利用,并没有被广大读者接受,在鲁迅博物馆相关展览内容中,就没有对此加以说明。最近出版的一些鲁迅传记,也仍沿用了鲁迅的说法。例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的《鲁迅图传》中这样写道:“有一回,幻灯片上忽然出现了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被绑的是替俄军做了侦探,正要被日军斩首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又如,团结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鲁迅画传》中写的是:“……放几个时事的片子,内容全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其中,有中国人因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结果要枪毙,而围观的恰好也是一群中国同胞。”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将本书一些材料翻译成中文的必要性。
对鲁迅的医学笔记的研究则是本书最能体现上述精神也最有价值的部分。
鲁迅文学活动以外的业绩的研究,长期以来显得薄弱。我们对鲁迅美术方面的贡献也许能有一些比较全面的研究,因为毕竟文学艺术有相同之处。但对自然科学诸学科,我们只好敬谢不敏。鲁迅在地质和矿产方面的成就,已经请地质学专家来审定。对医学笔记,鲁迅研究界也必须寻求援助,而且更要申请外援,因为我们不但没有能力阅读医学笔记,更没有能力阅读和研究用100年前的日文写下的这些笔记。
《鲁迅与仙台》一书收录了14页鲁迅解剖学笔记影印件,整理排印件尽量保持原貌,鲁迅的笔记用黑色字,藤野先生修改的部分用红色字,修改或删除的部分,以及看不清和解读不了的地方用不同符号标明,增加部分用红色字排印。全部的笔记都经过仔细地修改,而藤野先生讲授的解剖学课堂笔记,红笔修改部分比较多一些。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特别注意鲁迅没有听懂而写错以及漏记的部分,常常加以补充;也注意改正日语语法方面的错误,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也给予订正———藤野先生担当起了语文老师的责任。这对当时日语还不熟练的鲁迅而言,无疑很有帮助。考虑到当时的医学教学条件,修改笔记,除了从细微处培养鲁迅认真治学的精神外,假如他后来仍然从事医学工作,这些行文准确的笔记在缺少教科书的情况下也有使用价值,有助于实现藤野先生(也是鲁迅)的“将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希望。
有趣的是,鲁迅绘制的人体解剖图一般都比较准确,被老师修改的地方并不多。《藤野先生》中提到老师曾指出他把一根血管画错了位置,本来是鲁迅明知故犯地“唯美”一下。鲁迅小时候喜欢影写小说插图,具有较好的美术功底。看来,他听了藤野先生批评后那句自负的话“画还是我画的不错”,确乎不是狂妄和冥顽。这里需要补充一下,鲁迅的回忆录里对这件事的描述大致不错,但细节也有出入,原文说的是下膊部的解剖图出现血管错位,查对解剖学笔记可知,此乃大腿部的解剖图,旁边正好有藤野先生的批语(解剖学笔记图5,第98,99页)。
书中所录医学史专家写的评论文章显得尤其珍贵。他从专业的角度介绍了鲁迅时代中国医学发展的状况,并详细地解读了这14页笔记。文章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鲁迅笔记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加以解说,并对拉丁文和德文原文的错误加以订正。这样的解读很有意义。例如,文章讲到日语中的解剖学术语基本上是从欧洲(特别是拉丁语)翻译过来的,举“无名动脉”(arteriainnominata)为例,这是19世纪的名称,到了20世纪初,也就是鲁迅学医时代,称为“腕头动脉”(arteriabrachio鄄cephalica)。(第116 117页)藤野先生讲授的解剖学,用的正是新名称,与时代相符。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这些笔记是记录医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宝贵资料。当然,要想得出准确的结论,还需要对所有笔记进行全面的研究。
这里要表达一点遗憾了:这里仅有14页笔记的解读,在读者只能算尝鼎于一脔。在此向编辑者和研究者提出建议:能否将全部的医学笔记加以整理,从中探究鲁迅所受医学教育的情形,看他的医学知识广度和深度如何?能否看出医学学习对他后来的文学事业产生的影响?能否依据这些笔记对当时的医学教学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等等。如医学史专家浦山菊花研究员所说:“日本明治时期解剖学的历史和发展,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第117页)我们期待着全面深入的研究的开展,其受益者当不限于鲁迅研究界。
多亏仙台东北大学教授大村泉先生和佃良彦先生及其领导的编写组的努力,我们得见这样一本有价值而且印制精美的图书,这是对鲁迅赴仙台留学100周年的一个极好的纪念。该书的出版,是对以往研究成绩的总结。但因为在有些方面又开辟了新的领域,因此,这同时也就是一个开始。想象中,未来的研究将是跨学科的和集体协作的,也肯定会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期待着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材料,在多方面取得结论性的成果。
建立在真诚之上的友情才能让人永远感念。100年前两位异国师生藤野和鲁迅体现的正是这样的友情,如今,《鲁迅和仙台》一书的著者和编者都怀着这样的友情。本书以其求真精神,为鲁迅研究提供了资料;又以其友爱之心促进着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以诚实求真的态度和仁爱的胸怀为基础的友好。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
1、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2.陈景润 (1933—1996)
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俏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来。
3.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4.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5.陈省身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进入离家较近的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陈省身在班上年纪虽小,却充分显露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那一年还不满15岁。他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学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他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一年级时有国文课,老师出题做作文,陈省身写得很快,一个题目往往能写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文章。同学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发作文时他才发现,给别人的那些得的分数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图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很杂,历史、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转到了数学系,和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姜立夫为拥有两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兴,开了许多门在当时看来是很高深的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等。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级的,后来连二年级的都让他改,另一位数学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报酬10元。第一次拿到钱时,陈省身不无得意,这是他第一次的劳动报酬啊!
考入南开后,陈省身住进八里台校舍。每逢星期日,他从学校回家都要经过海光寺,那里是日本军营。看到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扬威的模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开。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个乌烟瘴气的地方,令他万分厌恶。从家返回学校时,又要经过南市、海光寺,直到走进八里台校园,他才感到松了口气。
6.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在香港长大。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无虑,成绩优异。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却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的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家境贫寒。他中学的时候逃学一年,曾经成绩很差,差一点落榜。19岁的时候来到美国伯克利,“21岁毕业时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这不是我的话,这是几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请过来的时候,系里讨论时一个年纪很大的几何学家引用陈省身先生说的一句话。他10年之后成为数学界的一代天骄。从他入学伯克利到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还不到10年。当年他只有28岁,也是在那一年,陈景润先生被邀请做45分钟的报告。这期间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几何分析。
1981年,他32岁时,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Veblen)奖——这是世界微分几何界的最高奖项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尔兹(Fields)奖章——这是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1994年,他又荣获了克劳福(Crawford)奖。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加利福尼亚州最优秀的科学家的称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 大学期间,他以三年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程,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在这里,丘成桐得到IBM奖学金,并师从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命运是公平的,奖章、荣誉,授予了那个在教室中坚持到最后的人。这,并没有让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就。
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当然,也不是每个有着这样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样的成就的。数学需要勤奋,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丘成桐“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数学家郑绍远先生回忆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他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对中国的数学事业一直非常关心。从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要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他的学生田刚,也于1996年获得了维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学数学,读到研究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因为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陈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语,什么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处,但是这微笑中就蕴含着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觉出来。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数学家。我想这是他们真正可贵的地方。
30年来,丘先生不仅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和帮助着中国数学的进步。他培养了众多的华人数学家。他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
晚清十大高手
晚清十大高手
晚清十大高手谁最厉害?档案揭秘晚清十大高手,历史上的叶问是怎样的人?那些民间传说的武林十大高手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下面跟着我一起看看哪些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1.董海川
2.大刀王五
3.黄飞鸿
4.霍元甲
5.王子平
6.杜心五
7.韩慕侠
8.燕子李三
9.孙禄堂
10.郭云深?
1.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董海川
清代嘉庆年间,出生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自幼喜学各家拳术,便边访江南各大名师,董海川在九华山拜云盘老祖门下,潜心学艺,经历几大寒暑,终有大成,临别时师父赠双钺并叮嘱:他的武艺已经很高,但转掌这门练法并不完善,希望发扬光大。
为人仗义,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人称紫面大侠,后来的人称他为八卦掌创始人。
2.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大刀王五
北京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的,回族人。他曾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王五年少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锻炼体能,后来拜肖和成为师,为日后打下基础。
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别人称赞他是一代豪侠,之后参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德军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头被挂在城门上,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
3.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黄飞鸿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他6岁跟随父练武,13岁就学会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
之后开武馆,济世药堂,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在民间传为佳话。
4.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汉族。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感觉他在很多影视作品出现很多,他打败俄国大力士,日本高手,这些听说都是真的,为人正义,人称霍大力士,黄面虎,津门大侠。为迷踪拳一代宗师。
5.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王子平
王子平,回族人,生前曾当过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拜师鲁人杨洪修。
一身正义,好打抱不平,人们称为“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他是一位真正打败洋人大力士的,擅长查拳、太极拳,他的搏击术更是匪夷所思。
6.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杜心五
,名慎魁,号儒侠,人称南北大侠,道号斗米观居士,自然门的武术宗师,曾经当过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相传还是青帮的元老。
他师从怪杰徐矮子,早年在做过保镖,人称侠骨,神腿,南北大侠,誉为中华第一保镖。
7.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韩慕侠
直隶人,张占魁的弟子,年少时学的八卦,后来遍访全国名师,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甚至超越了他的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
打抱不平,人称韩大侠,玉面虎,为形意八卦一代宗师。
8.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燕子李三
河北沧州人,据史书文献资料记载,最老的燕子李三是河北献县人。绰号“燕子李三”,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因李云龙兄弟较多,而其排行第三,又有“燕子”的绰号,所以又称“燕子李三”。
其后人“燕子李三轻功”申请备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劫富济贫,人称侠盗,燕子李三,为民初著名飞贼
9.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孙禄堂
河北望都县人,年少9岁丧父,之后拜得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再拜郭云深继续深造,又跟程廷华学艺,学的八封掌,之后创立了孙氏太极拳,自成一派。
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由于他集百家之长,勤奋刻苦,加上天资聪颖,不得不说,此人牛逼啊。
10.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郭云深?
,直隶深县马庄人,年少遍访各地,曾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习八极拳,之后拜访山西李老,学习形意拳,大成,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广为流传。
他练拳时,静如泰山,动如飞鸟。刚直正义,好打抱不平,人称郭大侠,形意拳一代宗师。
晚清第一高手是谁
晚清十大高手中最厉害的是董海川,我们所熟悉的八卦掌就是由董海川创立的。董海川原名董明魁,他对武术非常热爱,为了学习武艺,他四处游玩,在这个过程中把名字改为了海川。
董海川出身贫寒,小的时候就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董海川对武术十分痴恋。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经常四处请教武艺,因而他习得的武艺种类颇多。在一次外出时,董海川看到一个人盘树而行,董海川感到十分惊奇,赶紧去问那个人这一招是在哪里学的。那个人告诉董海川,他之前在云盘老祖门下学过几年,董海川赶紧去拜云盘老祖为师。有了云盘老祖的指导,董海川的武功越来越高强,最后发明了威力十足的八卦掌。
董海川拜别恩师之后,来到民间为民除害。他本来是非常厌恶恶人的,有一个知府强抢民女,董海川深夜潜入其家中,一掌了结了这个知府,可见八卦掌真的名不虚传。虽然董海川并没有霍元甲等人出名,但是他的武艺却是在二人之上。晚清的时候八卦掌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董海川是晚清十大高手的第一人。
董海川曾经在肃王府打过杂,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董海川是一名高手。直到有一天擂台比武。董海川在空中救下了被掷下的人而出名,大家都不知道原来董海川的身手那么好。而董海川也在现场表演了他的八卦掌,众人见了都纷纷称奇。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排行榜
黄飞鸿,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响当当的巨头。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十一年后,王掌柜死了,他就继承了镖局。由于他行侠仗义、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谊。
王五是地道的绿林豪客,不但武功好,而且结交广泛,上到王公显贵,下到街头混混。而且他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他与当时的许多名人大事联系起来。
谭嗣同“去流肝胆两昆仑”,据说“两昆仑”就是说康有为和王五。最后没于八国联军,不愧热血豪侠本色。王五武功与事迹传说最广,传奇色彩浓厚,他本人也是一个传奇。
晚清十大高手真实水平
第一个,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人,著名武术家,曾在九华山云盘老祖门下学艺。
他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铁砂掌、太极拳都不是他的对手。主要成就是:威名震河朔,创立和传播八卦掌。
第二个,王正谊
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京师武林名侠。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和谭嗣同是好友。
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第三个,黄飞鸿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佛山市南海县,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著名中医。
他平生绝技有双飞砣、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罗汉金钱镖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其中“佛山无影脚”因为影视剧,而广为流传。
第四个,霍元甲
霍元甲,天津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巩成祥,王子平
第五个,王子平
王子平,河北沧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受家风影响,王子平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龙泉剑,有“神力千斤王”之称。
他曾先后挫败过“世界第一大力士”俄国康泰儿、西方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等。1923年创办中国武术社,还自创“青龙剑”。
第六个,杜心武
杜心五,名慎_,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
曾担任宋教仁、孙中山先生等人的保镖。因为其身材瘦削,被称为侠骨。在日本留学时,曾经飞腿打败相扑,又被称为神腿。1953年7月8日,八十四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去世。
第七个,韩慕侠
韩慕侠,天津津南区大韩庄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师,曾先后随张占魁、应文天等九位师傅习武,编采百家而独具一帜。
韩慕侠将形意拳、八卦掌融会贯通,自成一派。民国元年创建天津中华武士会,他是**《武林志》里东方旭的原形。
第八个,李存义
李存义,原名存毅,字肃堂,后改名存义,河北深县人。少年时就长习长短拳技,中年师形意拳名家刘奇兰学艺,后至京与程廷华等为友,并兼从董海川习八卦掌。
1900年,以53岁之龄,毅然投身义和团,手持单刀上阵,奋起抗击外敌,一时间"单刀李"之名,不胫而走。晚年弃镖行,专志授徒。宣统三年,与叶云表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后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南洋公学院等地。生前于北方武术界威望甚高。
第九个,孙禄堂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愈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
第十个,尚云祥
尚云祥,武术家,形意拳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拜李存义为师,后得郭云深真传。
他体弱瘦小,身高不足1.6米,但却以“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及实战武功名震武林。曾被清朝大内总管李莲英聘请护院,曾在李存义在北
清末七大武林高手
1.清末武林高手之一:大刀王五
王五,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五是地地道道的英雄好汉,不但武功高强,而且结交广泛,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由他继承的顺丰镖局,因为他的威名而响彻武林,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据说“两昆仑”就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由此足见,其无论为人,还是武德。都不失豪侠本色。
2.清末武林高手之二:黄飞鸿
黄飞鸿6岁从父黄麒英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不久,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由此我们足可以看出,身为武林高手的黄飞鸿,不管是“人品”,还是“武品”都值得称道。
3.清末武林高手之三: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沧州,汉族。世居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我们在很多电视剧及连环画中,曾看到霍元甲拳打俄国大力士的镜头,而真实的历史是,俄国大力士在天津设擂台比武,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可是,当霍元甲真的到场后,这个俄国大力士,早已吓得屁滚尿流,根本不敢和霍元甲交手,从而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由此足见其武功之高及英雄威名,早已闻名世界,震撼全球。
4.清末武林高手之四:韩慕侠
韩慕侠,自幼随父进津卖柴巧遇张绵文家护院周镖师,收其为徒,习艺3年。后投师张占魁、李存义学得八卦掌、形意拳。20岁的韩慕侠技成犹不自满,去南方云游,遍访名师。先后拜李广亭、宋约斋、车毅斋、应文天等9九位名师尽得国术真谛回津。韩慕侠将形意、八卦揉在一起,南北两派八卦熔为一炉,融会贯通,自成一派。解放前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击败无数外籍高手。**《武林志》里东方旭的原型就是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武林大家,要想学得真功夫,也需要虚心求教、勤学苦练、遍访名师、厚积而薄发。
以上名师之所以被称为,清末四大武林高手,往往并非仅仅指其物攻精湛,而是其人品更高。正所谓,“习武德为先”是也。他们不但不以强欺弱,而且往往民族大义为先,这才是其伟大和不平凡之处。这与那些依靠拳脚横行乡野、欺压百姓的地皮恶霸相比,不知要文明、高尚多少倍。
今天关于“河北去俄国留学咨询”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河北去俄国留学咨询”,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