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马冬晗学习计划表”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马冬昕的相关报道
清华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马冬晗(姐姐)—《2011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视频集》
清华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马冬昕(妹妹)—《2011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视频集》
清华人物清华第15期--清华双胞胎--清华电视台
央视《共同关注》20121019
(01)清华“学霸”强悍成绩震网友
(02)学习计划表——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03)热心社会实践 学习好生活也充实
(04)孪生妹妹同样出色 同为“清华学霸”
求清华大学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一定要清晰详细,谢谢啦 邮箱:247528395@qq.com
每个人都是不同个体,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计划表,因此无需模仿、无需膜拜,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即可; 清华大学的本科生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后天勤奋和先天聪颖的,他们的天资也比普通学生好,马冬晗的计划表很紧凑、节奏很快,没有很强自制力完全不能做到计划中的事情。
大学生学霸励志故事
大学生学霸励志故事
马冬晗会成为“学霸”,源自刚入校就感受到压力山大,这也是很多优秀学子刚入清华的同感。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葆春曾回忆说:“刚到清华上学的时候,喜欢攀比学习。无意发现排学号的算法是同时‘参考’高考分数和生源地区,来自北京的同学都在班上排到前列,我的更是排到第一,比北京第二的一个郑同学多了三分,不禁得意溢
于言表。这一切在一两个学期之后迅速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知道了很多牛人压根就没有参加高考,直接保送清华了,还随便爱上什么系就上什么系。第二知道了这些人实在不是吃素的,凡是跟数学有关的课程成绩都根本无法追随其后,就像玩赛车游戏时发现自己的车实在太烂,技术再好都没戏。赛车比赛变成了观赏性的比赛项目,看看这些牛人之间谁赢谁出局。当然这些牛人考试都接近满分,完全分不出高低来。”
“清华年年都有学生跳楼。原来一直都是最优秀的.,一进清华必然要分出名次,有些人就接受不了。第一、第二学期,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辅导员跟我们强调要摆正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陈俊回忆说。
本科保送清华、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的黄超也说:“清华的学生给人感觉棱角小一点,不是那么才气外露,这是因为清华不但有很多牛人,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牛人。也许你本来还挺沾沾自喜的,一到这种氛围,自然而然会变得老实一点,知道要去努力,造就了清华非常务实的学风。”
而马冬晗对自己的评价则是“适应能力差”。大一上机械制图课,她自言自己是那种空间想象能力特差的人,给一个立体的一面让想象它的其他几面,她就想象不出来了,一度担心自己这门课的考试会挂掉。微积分也是一开始就学得很懵,常常望着一黑板的板书不知所云。大一上学期,她在全年级150人中,考了第26名,这让一向要追求最好的她受到了很大打击,非常迷茫。当时正好马冬昕在《社会工作概论》课上学来了用计划表做时间管理的方法,让她受到很大启发。
和马冬晗不同,陈俊恰恰是李葆春口中那种“牛人”。他进清华以后一直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数学、物理都是满分,从来没有感受过压力,但在学习上一样努力。“进清华的智商都不差,最后谁更突出,在于谁在某件事情上更投入。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人,自我管理能力都不错,不是进了清华才表现出来,而是一以贯之,从小已经养成了追求卓越的习惯,永争第一的心态。我上初中起就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看书。进了清华以后,基本上活动范围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一连几个学期都没出清华门。那时候还没有应急灯,熄灯后,还要打着手电筒学东西,一直看到累为止。”据他说,当年熄灯后打着手电苦读的绝对不止他一人:“清华学生分为三类,极少数可能因为从小家里管得很严,中学成绩很好,到了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里就没动力了,天天打游戏。一心出国型的,拼命在英语上下功夫,其他功课不太在意;但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进了清华之后依然很努力。”关于清华学风,网上流传一个很出名的励志帖:《清华人都如此努力,那我们呢?》,大意是说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大家都要疯狂地学习。曾经有堂课,网帖作者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做不出来就不及格。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而在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于是大家就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
忘食地看,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把程序搞定了。类似就算老师讲的是个毛线,学霸也能把它织成毛衣。
然而记者采访的几位清华老学霸,共同认为“这个帖子不靠谱”。
“我们实验班的课程有些确实非常难。比如物理系有位很出名的老教授教我们电磁学,通常这门课应该从电磁学基本方程式开始,慢慢过渡到相对论。他是反过来,一上来先讲相对论,再推导到电磁学基本方程,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有一次期末考试他出了6道题,前三道比较基本一点,后三道非常超前,结果我前三道题一分没丢,后三道题一分没得,实在太难了。数学课也是,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隔一两周会出一些题给我们做,一个班能有两三个人做出来他就很高兴了。但这仅限于实验班,一般系里的教育不会这么超前,清华的学生基本上也没有考试不及格的担忧,大家这么勤奋,更多的是想争先。”
;清华大学Twins马冬晗和马冬昕 是哪里人
辽宁大连人
“特奖姐妹花”之二:从迷茫到恬淡
——记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马冬晗
马冬晗,精仪系81班本科生,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三年学分绩班级第一,连续两年素质测评第一。现任精仪系团委副书记,曾是精仪系学生会近些年来第一位女主席。获得多个奖学金和优秀个人,并历任精仪系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队长的马冬晗,如此多的光环背后,究竟隐现着怎样的付出和努力呢?
从茫然到把握节奏
3年前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到园子里的马冬晗,对自己的评价是“适应能力差”。大一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她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我就是那种空间想象能力特差的人,给我一个立体的一面让我想象它的其他几面,我就想象不出来了。”当时马冬晗压力特别大,总感觉自己这门课的考试会挂掉。
同时困扰她的还有微积分课程,也是一开始就学得很懵,常常望着一黑板的板书不知所云。“那时就只好赶紧把笔记都一字不落抄下来,即使听不懂上课也要紧跟着老师,但是总是感觉自己被老师的进度超越,而非自己超越老师的进度,这样的感觉特别不好。”
“全年级都知道我是最努力的,但我的成绩却不好,于是就会觉得自己很笨。”作为精仪系少有的保送生,马冬晗当时花了一个寒假进行反思,告诉自己不要自恃保送生的身份而看轻大学的学习,要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循序渐进。
马冬晗描述大一下学期的生活为“特别拼命”,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有时上课会犯困,她就总坐在第一排,督促自己紧跟老师不放松。马冬晗还给自己量身打造了密密麻麻的周计划表,每项事情都有规定完成的时间,还会写上完成它的心得和感受、一天的精神状态、听到了什么有益的话等等。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到了大二时,马冬晗就渐渐跟上了老师的节奏,真正把进度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社工最快乐
马冬晗是精仪系近些年来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这让她承受了很多压力,也带给了她最难忘的回忆。喜爱打乒乓球的她发现精仪系有很多和她一样热爱这项运动的同学,但是大家并没有组成一个队伍。作为学生会主席,她招募人才并组建了精仪系乒乓球队,至今还在用心的呵护培养它。“体育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团队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人,学生会主席的责任就是凝聚力量。”马冬晗如是说。
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也带给了她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组织“一二·九”大合唱的时候,马冬晗和同学们都觉得已经排练得很好了,并且在场上发挥得也很好了,但是最后结果并不理想。比赛结束后,大家在合唱教练的指挥下一起在紫荆8号楼下合唱了系歌,很多人都哭了。这次经历给了马冬晗很大的感触, “刚上任时总希望做出些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操之过急,其实是自己对系学生会不够自信。我后来就改变了工作思路,我认为学生会最重要的不是拿奖,而是让同学们增强内聚力。”
马冬晗每年都担任班委的工作,但是心态却各不相同。大一做宣传委员,是当时唯一一份社工,就是希望在做班委过程中得到锻炼,因此那段时间做得很开心,也得到了锻炼,为后来去学生会任职打下了基础。大二当学习委员是希望抓班上的学风,更是希望整顿自己的学风,督促自己严谨学风勤奋踏实。大三做党支部组织委员是响应党支部的需要。而说到大四,马冬晗表示,现在处于“班级自治”的状态,保证大家都很高兴就好啦。
现在的马冬晗还兼任一字班新生导引工作,和班主任一起和10个新生结成对子,平时除了交流学习经验,大家也一起搞活动、做体育运动。“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我记得我来到大学,第一次见到辅导员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辅导员太可爱了,我希望研一的时候也当辅导员!”
实践出真知
大二暑假,马冬晗担任精仪系“春蕾”实践海南支队队长,带领队员赴海南三亚海棠湾椰林小学进行支教,利用系友赞助的资金为当地女童带去了价值两千余元的书籍、器材,完成了英语、文学、艺术、科技等支教内容,还为当地女童建立了“春蕾”图书室。
谈起建立图书室的初衷,马冬晗说:“去了那里发现他们那里有图书馆,但是书籍不多,孩子们也不愿意去看书,书籍是知识之源泉,我希望给他们播撒知识,但是支教时间有限,留下图书馆起码可以给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马冬晗还在大三暑假赴内蒙古一机生产实习,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研究课题《保护型钢丝螺套的力学分析和改进设计》,给出了可行的操作与结构的改进方案。
“实践是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对这方面重视的很好,大学生要走出去,才看得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课外的诸多实践活动给了马冬昕别样的体验,也更明白了前方的路。
永远的国旗仪仗队
马冬晗的“特奖”申请表上列了满满3页的各种经历、奖项,然而谈起大学3年来最投入最难忘的事情,她第一个说到的就是百年校庆时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刻苦演练,最终做到了一秒不差。
从2009年至今在,马冬晗一直是国旗仪仗队的队员,曾经是宣传副队长,现在是带兵分队长。国旗仪仗队这个集体给了马冬晗温暖充实的回忆。本学期初,国旗仪仗队招新完毕,她负责带领8个新队员训练,中途有4人退出。“这是正常的,孩子们需要时间去体验,去考虑他是不是真正愿意为了这个责任接受严格刻苦的训练。”
而最后剩下的4个新队员,带给了马冬晗很多美好的回忆。马冬晗回忆说,有一个周一的早晨,一个平时训练很努力的小姑娘因为起床晚了所以迟到了,当时马冬晗严肃批评了她,结果小姑娘第2天提前一刻钟到了训练场地,马冬晗到达时看见她正倚在柱子上不自主地打瞌睡,心里觉得特别心疼又特别感动。
勇者无畏
高三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之后,马冬晗对大学生活有过很多期待,她看了很多描写清华的书籍,一直喜欢严谨和理性的她看到清华的学风校风很是欢喜。“我本来也以为来到大学会相对自由,没有竞争,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清华的生活很充实,让自己可以不断地在追求,潜力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虽然每天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这样觉得很值得。”
马冬晗大一时和很多新生一样参加了很多活动,为园子里的生活而新奇,为大学里展开的宽广天地而兴奋。大二之后,她意识到没有深刻意义的活动仍然是无益的,于是就渐渐减少了参加活动的数量,而选择去多听讲座,同样受益匪浅。对于未来,马冬晗表示她不想辜负导师的期望,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今后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科研。
“就像大学三年来一直在与机械制图做斗争一样,我相信我可以坚持下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说到这里,马冬晗露出了依然温和恬淡的微笑。
供稿:校团委 编辑:襄 桦
大学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假如要求大学生制订一个大学学习计划,我猜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百度一下。
如果真要做一个合格大学学习计划,你就要充分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
我个人觉得大学学习特点包括八点:
1. 老师讲得少,讲得快。
除了某些课程,大部分大学专业课程一个学期顶多安排48个学时和48节课时,老师要把一门专业课程全部讲完讲到,这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所以老师更大的作用是重点导引,而不是全盘灌输。这和在高中阶段一门课反复讲,反复训练是完全不同的。
2. 不一定完全依赖教材授课或学习。
有些老师讲课,特别是一些优秀老师授课,旁征博引,一堂课的信息量不完全受限于教材,如果只看教材,或者只读教材,那么这一点也是很多大学生不适应的。
3. 信息量大,习题量少。
越是重要的课程,越是信息量大,但是往往老师布置的训练习题量并不大,这对于掌握课程知识点,是有难度的。
4. 不同课程之间有体系上的联系。
高中的课程,语文学三年,数学学三年,学的是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比如语文,一个人可以说明文写得很好,议论文不行。一个人可以阅读理解很好,但是成语填空不行。
数学也一样,数学就是一个数学体系的大杂烩,什么数学知识都教一点,但是这些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来龙去脉,发展,统统都没有涉及。
但是大学阶段,四年学习,课程之间是有设计,有衔接,有互补关系的,单独学一门课你可能看不出有什么用途,但是几个学期下来,这些专业课程组织起来就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了。
但是你在单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很难体会到这一点。
5. 学完就考,缺少答疑复习时间。
大学一门课学完了,一般在1—3周内就安排考试,甚至一上完下周就安排考试。根本就没有什么复习时间,至于老师答疑,基本上也就是走了形式。这和高中学习又不一样。
6. 缺少气氛,很难坚持自学。
在高中你不想上自习都不行,在大学你想上自习还得提防被别人叫学霸,一不留神还能被同学孤立了。
7. 要考虑各种杂事对学习计划的冲击。
在大学除了学习,你还要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发展各种兴趣,参加社团班级活动,尝试各种勤工俭学,去企业实习,准备考研考证……
这和高中只有单一学习任务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你不考虑这些事情对你学习计划的影响,你的学习计划可能就沦为一张废纸。
8. 要考虑学习环境的影响。
大学不像高中,提供了固定的学习教室和固定的座位。大学上自习的地点弹性很大,特别到了某些考试期间,比如四六级考试,考试周,教学楼自习室可能都不能用。
即便是平时,每个学期教学楼排课情况也不同,图书馆占座一向高度紧张,结果很多同学难得提起兴致上自习,却因为找不到好座位,而临时放弃。
在寝室学习,说实话,寝室从来就不是学习的好选择。
了解了这八个特点,我们才能够针对性安排大学学习计划。
2011年清华大学精仪系81班本科生马冬晗被广泛报道,她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三年学分总分班级第一,连续两年素质测评第一。任精仪系团委副书记,曾是精仪系学生会近些年来第一位女主席。获得多个奖学金和优秀个人,并历任精仪系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队长。
她的大学学习计划曾被网友爆料,被称为是学霸姐。
事实上,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恰恰是我想向各位同学推荐的学习计划表,她的学习计划特点是三点:
第一,围绕周学历统筹安排包括学习、生活、社团、爱好、锻炼等各种事情,不仅仅是关注学习目标;
第二,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绝不挪用,然后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
第三,学习计划保留了一点的弹性,每天对照计划检查和调整,这一点很重要。
我本人是大学老师,也一直是按照学校的周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行程,已经坚持了12年。
我的体会是,学习计划最重要的是节奏,如果你的时间安排没有节奏,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人就会陷入临时性响应各种事情的习惯,人就变成一个被动型学习的人,时间长了,就养成了惰性。
按照周历安排学习,坚持下来就可以形成学习的节奏,而且周历是围绕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让你的时间管理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最大程度吻合,不造成冲突,时间利用效率会最大化。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如果能找到更适合你的学习计划方法,那当然更好,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制订计划的习惯,不妨试试我们的方法。
2007年有学霸这个词吗
2007年有学霸这个词。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12月25日邯郸日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霸是否构成犯罪》的消息。学霸这个词开始流行,是在2012年前后。清华大学的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昕,凭借最牛学习计划表以及从小学到博士从未低于95分的成绩,被冠以学霸称号,引来网友顶礼膜拜。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做计划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们做过太多的计划,做计划容易,但是执行起来难。下面我们看看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1步骤一:将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列出来
列出自己的目标,然后将要完成目标所要做的事情一一的陈列出来,这样内心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完成目标的难易度有个把握。许多人制订了自己的目标却没有完成,不是因为没有恒心和毅力,而是因为他们制定的目标跟自己的实际并不相符。比如有的人在下一年想要和王健林一样,先赚它一个亿。
步骤二:将目标进行比对,分类
如果你的目标比较多,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的完成目标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对目标进行一个比对,按照可行性和优先级进行排列,选出最首要完成的目标,这样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心中也有个侧重点。
步骤三:将目标付诸于笔端
说再多也是会忘记,为了保持初定下目标之时的雄心壮志,我们可以将目标的制定,完成目标的进展一一写下,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完成目标情况有个更好的了解,也有利于激励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奋斗。
步骤四: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人总是要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目标也是如此。为自己完成目标设定一个期限,能够督促我们,避免我们拖延而使目标成为遗憾。
步骤五:立即行动
计划在完美,没有付诸行动,也只是空谈。有一腔热血不够,还需要有立刻就做的决心和毅力。
步骤六:学会放松
长时间的奋斗会使人产生疲惫心理,而适当的放松能够有利于更好的完成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每周日作为我们的放松日,抛开计划,抛开工作,尽情的放松自己。但切记不要太过于放纵而收不回自己的心,也不要玩得太嗨而影响我们下周的工作。尽量以爬山、运动、看**、看书等比较缓和的形式来放松自己。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高效完成2做计划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做过太多的计划,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生活计划。做一个计划很容易,但是执行的时候却让人头疼不已,计划总是完不成,勉强完成也是差强人意,这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难题。
曾经,有一张清华学霸姐妹花的学习计划表引发了千万网友的关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姐姐马冬晗一周的课程安排、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一天总结等数十项量化内容,内容之详细、安排之密集,让我们普通人都惊呆了。每周一张,每学期十六张,难道学霸都是超人吗?
为什么她们能很好地完成计划,难道她们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吗?
在我看完这本《意志力红利:让你说到做到的底层逻辑》书之后(以下简称《意志力红利》),我仿佛懂了为什么她们能够很好地完成计划。
作者高太爷,也是一个学霸,有着不错的工作,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意志力,并小有所成。后来在使命的驱使下,毅然辞职投身于意志力的实践和研究中,是一名知乎大V,粉丝大几十万。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也很丰富,他创办的意志力训练营,带领几千名学员改变了自己。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提升意志力的底层逻辑,并针对性地设计了16个小工具,系统地构建了一套提升意志力的工具体系。他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融合到了这本书中,所以这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也简便易行。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怎么样才能正确地制定并高效完成计划:
一、澄清动机,才是实施计划的先行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制定过各种各样的计划,比如说:计划今年存款5万,今年必须看20本书,每周健身3次。
通常在我们看来,完成计划是需要很大的自制力的,而购物、手机、美食等的诱惑又那么大,所以我们执行计划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困难重重,然后就会想是不是自己给目标定地太高了,还会责怪自己意志力太薄弱。
但是,我们很少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计划?
作者在书中用黄金思维圈理论,来帮我们了解为什么我们的计划总是完不成。
想一下你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在刷手机时,看到一个课程的广告,觉得好厉害。你很感兴趣,于是买了一堆书,报了网络课程,计划多长时间要熟练掌握这项技能。但是没多长时间,这些书和课程都放在角落里吃灰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习惯的从外向内的思维模式,只解决“做什么(what)”和“怎么做(how)”的问题,很少去深究想做这件事的.深层动机,也就是“为什么(why)”的问题,所以一直都是比较浅层次的思考。这样的后果就是,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要求自己抵制外界的诱惑,强制自己去做事,可想而知,执行的时候肯定是阻力重重的,而效果也难以保证。
而有效的思维模式是由内向外的思考,也就是先去探寻动机,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why)”。我为什么会想做这件事?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我不做的话会怎样?经过这一系列地探究,我们就能把握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感受到这件事的对我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比较容易长期坚持下去了。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去做这件事”的念头就会非常强,强到足以抵制住那些外界的诱惑,你会发现你也成为了一个动力十足的人。
深挖动机是做计划的基础,动机不清楚、不扎实,计划就很难实施。只有想清楚了“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就会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你也会变得更有动力。
二、优秀的习惯,为执行计划助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
没有好习惯做支撑,计划再完美,实施起来也会面临诸多困难。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怎么养成一个好习惯呢?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期是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曾经我想养成写晨间日记的习惯,计划先写个90天看看。刚开始的时候激情满满,很容易就写了90天,但是到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写晨间日记这件事。
看完这本《意志力红利》之后,我明白了我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我之前所理解的习惯养成,就是每天去重复做这件事就可以了。但是作者告诉我们,想要真正养成一个习惯,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反馈循环:提示、渴望、行为、反馈。获得反馈是每个习惯的终极目标,没有反馈的行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习惯呢,还以写晨间日记为例,具体应该这样做:
提示。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就会想起要写晨间日记;
渴望。写晨间日记可以对前一天进行更客观的反思和总结,然后对新一天进行规划。通过总结可以看到自己做事的进程,有哪些不足或者值得肯定的地方。通过规划可以让自己接下来的行事更有条理和目的。
行为。写晨间日记只需要几分钟时间,简单易操作。
奖励。写完晨间日记可以让自己用一个更清晰的视角看待自己以及正在做的事,会让自己获得对生活和工作的更清晰的认知,并且有一种掌控感,这种积极的感受能让我们更好地前进。
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提示触发渴望,渴望激发行为,在行动之后,我们收获了反馈,反馈会自动关联到提示,如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遵循这样的步骤,习惯养成就没有那么难了。
有了好的习惯,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就会如虎添翼,不用耗费我们太多的意志力,就能够轻松完成计划。
三、计划完成的关键点——做正确的事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困局:计划是符合自己内心深层次的需求的,也一直在认真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会很痛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换个视角来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也就是要能够正确区分我们是在“正确地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
“正确的做事”,是我们习惯的行为准则。比如说: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给自己定目标,下次要考多少分,要进入年级前多少名。工作后,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完成多少任务和业绩。我们已经习惯了以一个量化的数字来衡量我们做事的效果。
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一点,这个标准会限制住我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它已经不那么适合了。
投身于自媒体的各位小伙伴们都知道,粉丝数和文章阅读量是显性的标准,我们给自己定目标,粉丝数要达到多少,阅读量要达到多高。我们就会很容易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去不停地追热点,什么都想抓住,短平快地吸收知识,然后输出,长期来看,于成长无益,很难走得长远。
那什么是“做正确的事”呢?
就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深耕内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多输出。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然后不断地往里面添枝加叶,在不断精进自己的过程中,你会从心底感到踏实,而看到自己肉眼可见的成长,又会激励自己去不断地进步。
“做正确的事”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很容易会被结果所左右;“正确地做事”是一种以过程为重的思维方式,注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点滴成长,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先让自己变成那一坛浓郁的白酒,底蕴丰富,清香四溢,喜欢你的人就会如约而至。粉丝量和阅读量不是你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的言谈举止、字里行间都会散发着智慧的光辉,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别人的关注。
今天关于“马冬晗学习计划表”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