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清华北大已与900分男生联系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马化腾高考739分什么概念?(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马化腾高考739分什么概念?

马化腾高考739分的概念就是他属于高考中少有的人才,在那个年代能考到这个分数属于万中挑一。在中国现有的高考体制下,高考满分成绩是750分。考生的高考分数有幸冲到700分,即可锁985、211高校,甚至连清北名校都有一拼的机会。

马化腾是腾讯CEO,几乎无一不知。有人写了一篇帖子,谈到他当年的高考成绩,考了739分,却没上清北,而是选择了相差甚远的深圳大学,让人深感震撼的同时,也为他深感惋惜。

为什么没上清华北大

时间倒退到1989年,全国很多省份通用的高考分数标准是900分,而非750分。这个标准分并非卷面分,而是排位定分,主要是按照正态分布模型进行计算。

高考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满分900分,最末一名就是0分。在中间段,一般差一分就要差几千人,但在高低分段,差几分才会出现一人。

在700-900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就是高考成绩排名靠前的2.28%考生。在全体考生的排名中,马化腾的739分大约在靠前0.84%的位置,对应排名在2920名前后,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只能选择处于中等水平的985大学。

马化腾高考739是真的吗

其他信息:

1984年,13岁马化腾随家人从海南迁至深圳 ,后转入深圳中学,1989年,高考以73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高考739分不选清华、北大,完全因为深大学校离家很近,并且天文。 马化腾739分为什么不选清北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件事情——在以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用的是标准分900分的方式算高考成绩。 所以,二三十年前,高考总分不是现在的750分,而是标准分900分。据当年参加高考的老考生介绍,当年清华北大的投档分差不多在830分左右,如果马化腾当年真的在高考时考了748分,他的成绩和投档分还差了八十多分,如何上清华北大?当然,当年的高考总分如果只是750分的话,能考个700+确实也是一件既能光宗耀祖又可以炫耀好几十年的事情。 其次,马化腾高考时期填报志愿的方式和我们现在填报的平行志愿完全不同——我们现在是知分报考,一个地区所有人的分数都出来了之后就可以根据在全省之内的位次来填报高考志愿,可以说技术含量并不像当年那么高;而当年的考生则是先高考,然后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就估分填志愿。在当年,敢在估分之后填报清华、北大的学子,哪个不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就算小马哥平时成绩稳定在七百三十分左右,也只能算中上水平,至于离只招收顶尖考生的清华北大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马化腾“弃”清北而选择深大,还因为深圳大学离小马哥的家比较近,他所在家族的人脉资源几乎全在深圳。 与此同时,深圳在1980年8月就成为经济特区,一名大学生毕业之后呆在深圳,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前景都不容小觑。虽然深圳大学在当时比不上清北之类的超一流高校,但小马哥毕业后在深圳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后来,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小马哥没有在深大时期所结识的那些创业伙伴,没有在深大学会计算机编程的“独门绝技”,没有在毕业后得到潮汕商会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没有如今的游戏帝国,哦不,应该是就没有如今的腾讯帝国。 这就恰好验证了一句话: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穿衣服还是报考高考志愿都是如此。 退一万步讲,就算马化腾的高考成绩和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那样——数学只考一分,但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只要他在计算机编程方面有所建树,他同样可以出人头地,同样可以活出光风霁月的人生。 马化腾739分怎么报专业 让我们来看看马化腾的高考吧。马化腾高考分数为739分,比重点线还多出100多,马化腾对天文很感兴趣。在考大学的时候,马化腾问老师关于天文系职业的消息,马化腾了解以后能够能去天文台的几率很低,大都是当地理老师。恰好那时对计算机挺感兴趣,于是就就考了高大上的深圳大学计算机系。其实马化腾当年的分数是可以报清华北大的,但是他却选择了深大,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学校离家很近,这点对小马哥来说有点矫情了。从中可以看到马化腾读大学选专业是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准的。

1999年时高考理科综合分600分是什么样的概念?

我2001年和2002年参加了两届高考。文科。非常清楚的记得,2002年北大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是605,武汉大学应该是560分左右。当时班上最高分是580多分。别说700分,就是620以上分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现在的考生,动不动就700往上,说明了这十几年来,整个教育质量确实是提高了很多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小学考95分还排名倒数的情况出现。第二就是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城市上学,大城市无论教育资源,还是优秀学生比例,越来越集中了,这也推动了高中教育的发展。第三是教育配套的产业越来越成熟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私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中教育的水平。因此,现在的高考,跟2000年那会,早已不能同日而语。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后的高中教育,高考,只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的,就是文科的报考人数逐年在增长,文科的分数线也是逐年在提高。今年湖北的高考,文科生突破了11万人,理科生也不过18万多人。要知道,在2000那年代,文科和理科差不多是1:10的比例。这也直接导致了,50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生差不多是文科生的二倍,但文科的分数线竟然比理科高出了40多分。文科理科人数之比是0.6:1,但是上一本的文科和理科之比是0.29:1。这是文科生不断扩张导致的结果,也是对文科越来越不公平的体现。

最后,给未来的考生三个建议。第一就是不要偏科,对于现在动不动就出现700分以上高分的情况下,只要有任何一科偏了,基本上就与好大学无缘。第二,尽量不要报文科,因为报文科就意味着上一本的概率要比理科少一半。且不谈今后的择业。第三,教育资源逐步在向大城市转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县高中的没落,这个已经是趋势了。

我是99江苏考生,3+2,语数外物理化学,总分750。江苏理科一本线546,二本线501,当年江苏录取分数最高的学校是南大和东南大学,分别是595和594。99年数学卷相对较难,110以上的都很少了,很多人数学没考及格。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反而不是特别高,因为没人敢报。因为98年的试卷相对简单,清华北大在江苏的录取分数是660多,结果导致99年没人报清华北大了。别的省不清楚,反正99的江苏如果考了理科600应该是随便什么大学都能上了。

1999年还是全国统一试卷呢,只有极个别省市自主命题。记得那年物理很容易,化学和英语一般,数学很难很偏,语文作文很另类-假如记忆可以移值。

别的地区不清楚,反正那年天津3万多人参加理科高考,400多个过600分的,重点线480多。对比参考一下,2019年5万人参加高考,6000多个过600分的,所以什么水平你就想想吧。

我就是那年的湖北理科考生,高考分数626,除了北大清华,其他学校基本可以上。那个年代除开个别省份,都是全国一张试卷,湖北省的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都算是最高的之一,福建省当年高考分数不是原始分,而是标准分。我上大学以后,同班同学有一个北京的,高考分数457,与我足足差了169分,结果在一个大学一个班。想想现在的北京,学霸二代又把分数线拉的高高的,以前的好事没有了[流泪][流泪][流泪]

我是99年湖北考生,满分750分,600分可以上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那年一本线565,二本线534(很多二本学校现在已经成为一本,例如以前的无锡轻工业学院现在叫江南大学,湖北工学院现在叫湖北工业大学),专科508.本人由于偏科,英语只靠了33分,总分520分,勉强上了专科(类似现在的二本)。99年就数学偏难,其它科目都比较简单。个别省市标准分室900分,就不要拿来比了。过去40年的高考成绩湖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是全国5强。

我正是99年高考生,理科,成绩是596分,原始分,坐标宁夏。当年宁夏的一本分数线是462分。清华录取分数线是602分。由于我是特困生,还加10分,所以我的成绩是606分。那时候通讯落后,家里连个固定电话也没有,通讯只靠写信,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成绩能在宁夏排名多少。预计300名以内吧。当年太穷,拿不出学费,所以想读个免费大学,于是高考志愿报的是国防科大,但体检眼睛差了0.1,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招生人员要了8万元。我因出不起这个钱,落榜了。

再后来,因成都理工大学等几个大学在宁夏招生提档不顺,主动通过县招生办找到了我。于是阴差阳错,上了成都理工大学。

99级的难兄难弟们,为什么嘛没见诸位去回复年薪月薪几多钱的问题?

我是99年在安徽参加高考,当年是采用3+2原始分,也就是总分750分,单科150分*5=750分,记得当年安徽理科录取线是重点本科533,一般本科480。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我的分数是557。如果你600分原始分,那么在当年可以在安徽被录取为准一线梯队的重点本科。大概是类型于浙大,山大,成都电子科大。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复旦,南理工,北理工,南大,南开,天大,中大,北邮,北航这样的名校。。当然,记得当年中科大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大概在610多分吧,北大。清华大概在650以上。大概是这样

现在高考给人已经惊讶的感觉,高考分数都特别高,考不了600分,基本连个重点大学都考不上了,真是奇怪啊,

说实话,我也很奇怪,现在的高考到底怎么了,怎么考高分的那么多?

比如2019年四川省高考分数线,一本理科是547分,问看是540分。

总分750分,四川省的一本线够高啊,那么你看了四川省的高分考生,你估计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四川省700分以上考生人数是182人,750分的满分,700分考不上清华北大,这简直成了笑话了。现在的高考就成了傻子高考了,题毫无区分度,根本起不到选拔考生的目的。

那么20年前的高考是什么样子呢?

1999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文史类:重点院校分数线为664分,上线考生3997人;

理工类:重点院校分数线为633分,上线考生14666人;本科院校分数线为575分,上线考生36153人;专科院校分数线为554分,上线考生46885人。

不过河南省那个时候是标准分,不是原始分,看上线人数就知道了,当时总典型是633分,上线人数是14666人。如果对应到2019年,这个分数应该是603分(河南省1466名理科分数)。

而实际2019年河南省一般性是505,基本上相当于难度降低了100分。

当然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现在没有20年前的一分一档表,只能瞪眼了。

现在的状元也厉害,分数奇高无比。广西省状元分数竟然高达730分。

1997年,安徽总分650分,安徽省重点大学录取情况,北京大学分数591分,清华大学分数573分,显然所有大学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超过600分。

而且不少大学分数都不低,比如人大南开大学上财分数都比清华大学高。

当时的省状元分数才670分,而现在的呢

2019年,安徽你要是靠670分,清华大学根部考不上。当年的省状元,现在考不上清华大学,说来都是笑话了。

2019年,安徽省考600分,连合肥工业大学都考不上,显然现在的600分,和20年前的600分完全不一个档次了。

老铁,你们怎么看呢?

1995年江西高考理科,3+2,总分750,那是一本线556,二本线536,专科线530,高校没扩招,分真高,当年想要考清华北大,至少要高于一本线110分,同意的举个手,我看一下

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一转眼,我离开高明已经15年了,在这15年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谭志佳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状元。当年,谭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又进入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由于表现出色,博士毕业后,他留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研究员,现在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物理研究工作。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向世人发表理论研究成果。

如今事业有成的谭志佳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他很感激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断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

于是,他自愿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还加入高明政协,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谭志佳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典范。

寒门出贵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状元

2003年6月27日,是谭志佳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凯特不安地通过电话查询高考分数,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总分省状元。

一时之间,激动、欣慰之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谭志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养鱼为生,收入十分有限,对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

父母一直对谭志佳熏熏善导,告诉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现状。谭志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高中三年,坚持不懈,努力读书。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谭志佳平时住校,连节假日学校放假,他也基本上很少回家。

平时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简直是如痴如醉。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

他的努力终于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看到一个身处贫困,仍是咬牙拼搏的少年,内心充满感动,于是,学校安排教师帮助他辅导功课,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谭志佳却犯难了,在他的心里,当然渴望能够上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可是他父母却愁苦交加,他们担心谭志佳报那么好的大学,万一考失利了怎么办?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复读了。还不如报一个差一点的大学稍微稳妥一点。

谭志佳不愿意看着父母难过,他顺从父母的意思,填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他们觉得以谭志佳如此出色的成绩,考个北京大学根本不成问题,怎么能够填报一个普通大学了事,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老师找到谭志佳,询问他的事情,谭志佳只好把父母的忧虑全盘托出,老师听完后感慨万千。为了打消谭志佳父母的顾虑,学校马上联系到两位资助人,承诺他们会包揽谭志佳以后的一切学费。

在学校的努力之下,两周后,谭志佳如愿以偿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北京大学。从此,他敲开了命运之神的大门,通向锦绣前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

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的谭志佳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甚至比起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谭志佳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求学生活,他把自己的学业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北大的四年里,他的求学履历照样光彩照人,各门学科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北大都是名列前茅。

出生微寒的他明白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增加父母的负担。于是,他在大学里继续刻苦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一有机会,他就到外面打工,做家教、发宣传小广告,赚点小收入。积少成多,再加上他本身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这并不多的小钱也能支撑他度过最美好的大学生涯。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谭志佳原本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有孝心的谭志佳选择了去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谭志佳说:“人一定要有志在千里的鸿鹄之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正是身怀着这样的理想,谭志佳每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一天辛苦下来,什么数据也得不出来,不过对这些源源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谭志佳早已习以为常,他把每次的失败都看成是通向胜利的阶梯。

因此,并不为困难所吓倒,当困难来袭,他镇定地观察、思考,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谭志佳的研究进步很快,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在港大做研究,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这让一直囊中羞涩的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不必为衣食发愁,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中去了。

不过谭志佳却舍不得用,他把一部分钱留给父母,一部分支助还在上学的弟弟,只留很少的一小部分给自己。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父老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根在高明,对高明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谈起自己的故乡高明,谭志佳充满深情。

谭志佳在高考结束之后,经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很多人钦佩谭志佳勇于跟命运抗争的精神,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还有一位好心人跟谭志佳保持长达多年的联系,从他上大学一直到他完成博士后学业在香港大学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更是在精神上鼓励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谭志佳指点迷津,充当了他的心灵导师,这些都给了谭志佳极大的温暖。

谭志佳在香港定居以后,他的生活逐渐踏上正轨,娶妻生子,安居乐业。饮水思源,他在贫困之际深受众人帮助,如今事业有成,一心想要回馈社会。

在香港的时候,他加入高明同乡会,真所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谭志佳见到那些在香港苦苦打拼的老乡,感到格外亲切。

应这帮老乡的请求,谭志佳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免费为老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来可以减轻老乡们的经济压力,二来也可以解决老乡面临的下一代的教育难题。

他还加入高明政协,充当高明与香港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高明更好更快发展。

小结: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书并不是“美味蛋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洒下无数汗水。

读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谭志佳在成功夺取“高考状元”的桂冠之后,并没有开始“享受人生”,他认为“状元”只代表自己高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站在新的人生高度上,谭志佳继续孜孜不倦钻研学术,一路读到博士后。

如今的他从当年的贫寒学生蜕变成一位见识广、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谭志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谭志佳的事迹是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

马化腾高考739分什么概念?(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好了,关于“清华北大已与900分男生联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清华北大已与900分男生联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