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提供这个浙江省高考改革政策解读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
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2019年浙江高考复读生只需考语文数学两门课
上周,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新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终身有效,选考科目成绩两年内有效。而且,浙江省的高考英语是一年两考,成绩两年有效。因此,根据政策解读,2018年高考,浙江高考复读生重新高考,只要考语文、数学两门即可。
以往,考生复读需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或理综科目考试,今后复读则可在两年内,只重考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此一来,复读生优势变得非常明显。只要学2科,而且还比应届生多学1年,有更多时间重点复习,提高成绩。按目前公布的政策解读,可第一次高考主攻选考科目和英语,复读再攻语文、数学,高中虽然增加一年,但考上名校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此说来,可能更多学生选择复读,复读人数大增,由此带给应届生的高考压力,也许会史无前例。
另外,据教育部新规,14门学业水平考试贯穿高中三年。这意味着,今后学业水平考试更加学校化和日常化,社会上的考生要在三年内完成14门学业水平考试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和以往社会考生仅在高考期间参加统一考试相比,门槛大大提高,高考难度剧增。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后,社会考生恐怕只能参加高职院校入学考试了。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读新高考改革全面解析总结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以及规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深化命题改革;改进高考招生录取方式;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面。
2、什么是“两依据、一参考”?
答:指以高考成绩和选考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录取依据。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3、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答: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
4、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主要有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形成档案三个基本环节。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最终以本省市要求为准。
5、目前有哪些省份实施了新高考?
答:目前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包括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海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14个省市。
6、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哪些?
答: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
7、312新高考,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编制计划时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
8、为何要分段录取?
答:实行分段录取,是综合改革方案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初期确保能有序投档录取,使高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同时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间分差太大。
9、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省命题吗?
答:根据政策都规定,学科水平测试由各省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档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10、为什么要实行走班教学制?
答:新高考改革后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所以就实行走班制。
11、新高考后,高考满分是多少分?
答:语数外每科150分,共450分;选考科目每科100分,共300分;总分750分。上海、海南等个别省市除外。
12、目前的选科模式有哪些?
答:目前选科大多数省份为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中选择3门的“6选3”模式,浙江为包括技术在哪的“7选3”。其中,“6选3”还分为“33”以及“312”模式下的两种不同选科模式。
13、“312”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喜欢物理历史可以同时选择吗?
答: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历史单独划线,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科目。具体选科组合包括以下12种:
14、“33”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
答:新高考“33”模式考生可以选择的选科组合有20种,对是否必选物理、历史不做限制,但是高校招生会有必选科目要求,选择时需慎重。
15、不选政治以后考不了公务员,研究生?
答:虽然公务员、研究生考试都要考政治,但是这跟考生高中选科并没有直接关系,没有选考政治的考生依然可以报考,只不过高中学习政治的考生有一定的基础,可能在之后的考生复习中占有优势罢了。
16、33省份,选考物理考生人数会不会很少?
答:新高考选科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科目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时同样也加了限制,大多数理工类的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如此一来,考生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从往年选考数据来看,选考物理的人数并不少,而且学霸居多。
17、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
答:选科一般在高一学期末或者高二上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一次性确定三门科目的选择,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可以更改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开后所选择的科目不能再做更改。
18、什么样的组合专业覆盖率更高?
答:33模式和312模式下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有所不同,下表数据依据2020年、2021年选考要求数据统计,仅供参考,具体以本省当年政策为准。
19、不擅长物理如何选科提高可选择专业范围?
答:如果考生想要学习理工类专业,但是不擅长物理,可以选择化学或生物,提高专业覆盖率。
20、各科目成绩较为均衡,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答:选科不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间的对比,还要看各科目在年级内的排名,选择排名比较靠前的自己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因为新高考赋分毕竟是在排名的基础上,排名越靠前,被赋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
21、想要报军校是不是一定要选政治?
答:这个是不一定的,具体看相关的专业,每个专业的要求不太一样,有意报军校的话可以先看下目标院校的专业及选考要求。
22、选物理不擅长,不选物理专业选择受限怎么办?
答: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很多专业文理科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或生先明确意向报考专业方向的选科要求,要进行综合选择。
23、想学医一定要选择物理吗?
答:不一定,医学类专业一般要求化学、生物为必选科目,部分医学专业要求生物,部分中医类专业对选考没有明确要求。
24、选择历史未来可以从事的工作方向有哪些?
答: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
25、科目选择确定后还能够更改吗?
答:原则上,高考报名开始前考生可以更改选考的科目,但是基于考试的难度和复习准备情况,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大家更改选考科目。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只要与高考改革有关,总能引来公众关注。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了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而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依旧离不开“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对此,记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采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
考试怎么考:选考科目实行“3+1+2”模式
政策深解析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为“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3+1+2”的选考科目方案是8省市在借鉴先行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的结果。
从2015年启动调研至今,江苏省举行了近80场调研和征求意见会议,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多位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以及相关教育和测量领域专家对“3+1+2”方案进行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考生想知道
为什么要采用“3+1+2”模式?这种模式有啥不一样?
专家这么说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瞿振元: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
从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在选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3+1+2”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六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可以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及其他四门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且后者4选2,是文理完全打通的,选择组合达12种,比改革前仅文综或理综两个组合的选择性大大提升,也比较符合8省市的实际情况。同时,虽然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只能2选1,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中,物理和历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学生都必须达到高中基本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结构是完整的。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与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相比,“3+1+2”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提供条件和动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成绩怎么算: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政策深解析
从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同时,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考生想知道
再选科目为何实行等级赋分?
专家这么说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实行等级赋分,主要是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不同、各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各科目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的原因,是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做出的。
举例来说,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
第三批进入改革的8个省市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组成联合专家组,邀请国内顶级数理统计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前期试点省份经验,在对8省市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全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确定的8省市共用等级赋分办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理事长韩宁 :
8省市基于过往数年的大数据,对高考录取中的各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模拟,选择了最适合本省市的参数设定方案,遵循“不让考生的单科排序改变”和“确保选考科目的合适权重,确保转换分数的良好区分度”的原则,保证了最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给考生和家长以充分的安全感。
高校怎么招: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
政策深解析
此次8省市公布的实施方案,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仅依据三门统一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三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根据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内容。高中学校通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日常活动情况;按照各省市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此外,8省市在实施方案中明确,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两个序列排队录取。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考生志愿填报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即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考生想知道
报志愿,为啥要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
专家这么说
郑庆华:
过去的培养模式使大多数高中生习惯了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对于报考要求和规则缺乏了解,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让学生将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业与将来进入高校选择的专业贯通起来,把未来的专业同以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安身立命的职业同一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最终引导学生把事业同最后能够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栋梁之材。
高中咋教学:选课走班教学 加强基础保障
政策深解析
可以说,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适应新高考的重要举措,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依据8省市公布的有关解读文稿,对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有了明确安排。比如,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努力开发精品选修课程;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玉清说:“可以预见,对基础教育而言,推行选课走班,由于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不尽相同,其将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正因如此,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8省市均明确要通过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探索“县管校聘”等多种措施,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此外,还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改扩建部分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家长想知道
对于家长而言,最关心的是新高考能不能平稳实施、公平公正?
专家这么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实施新方案的8个省份与浙沪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基础条件均存在差距,要重视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要形成政府与学校、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实施。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真正做到落地、落小、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前期设定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突出重点,加强考试机构能力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抓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配套工作,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推进。(记者 晋浩天)
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
最新的高考改革政策是把高考改革从一刀切转变为择优挂牌,开展新的择优入学制度。
具体来讲,每年的高考分数将根据学校招生的要求、考生的成绩水平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录取标准和线差。
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成绩之间的择优录取模式,而不是一根尺子量化所有考生。
另外,新政策还增加了跨省调剂招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新政策对传统的一刀切改革进行了择优的改革,高考的录取标准和线差将根据学校招生的要求、考生的成绩水平等因素来决定,也提供了跨省调剂招生等新机制,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新政策还提出了多元录取制度,以及提高文化素质、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学生的评价体系,旨在发挥多元化、全面化评价的优势。
好了,今天关于“浙江省高考改革政策解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浙江省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