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一个村考出300多大学生6个北大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一个村考出300多大学生6个北大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

农村出来一个大学生有多难?(安徽博士村29个博士54个硕士,这里如何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

农村出来一个大学生有多难?

曾经,我一直以为我只要好好地读书,好好地学习,就能够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会走的这么的艰辛,这条路会走的如此的艰难,曾几何时,难道我的心里会没有一丝丝的动摇吗?曾几何时,难道面对未来的未知和现实的巨大压力(经济上的压力,舆论上的压力,父母对我的高期望的压力),面对冰冷残酷的现实而没有想过放弃吗?面对别人甚至是一些亲戚的不相信、不认可、不看好难道我没有想过放弃吗?面对别人比我早来几年的成功,我没有一丝丝的不甘吗?我承认,我动摇过,我想过放弃,但是,最终,在别人的一片不看好中我还是坚持走过来了,别看我现在云谈风清,实际上,这条路走得有多难只有父母知道,只有我知道。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命运在你出生的一刻就注定了,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他们也许是吃了没有多少文化的亏,对我的教育极其的重视,每当我不好好学习的时候,他们总是对我说:“伢儿啊,你要好好的读书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把书读好了,才能跳出农门啊,才能不用像我们一样受苦受累啊。”那时,年幼的我,还不明白读书的意义,我只知道,我只要好好的读书父母就会很欣慰,我只要考一个高的分数就能上好的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就能改变自己和父母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关于读书的作用,父母输送给我的观点就是它能够改变我的命运甚至是家庭的命运。

但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要想通过读书走出去有多难,我相信每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这样的艰难。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好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没有教学大楼,只有几间简陋的房间做教室用,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好的桌椅,软件上面也没有好的师资力量,老师也是没有身份的民办老师居多,还要身兼数个学科,比如教我们语文的老师还同时教我们音乐、美术和体育,数学老师和自然课老师也是同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所小学,居然还是周围几个村里面条件最好的小学了。很多其他村的小孩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我们村的小学来读书。好在我的父亲是初中毕业,母亲也读过初中,所以,小时候,我的功课还能有父母给我辅导,尽管他们的汉语拼音都读不标准。但是我的一些同学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家住在偏僻的农村,还是土路(我们村靠近省道,相对交通便利,各方面条件相对更好),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中午吃的就是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冬天的时候,饭菜早已经冷的硬邦邦了,只能伴着热水吃下去,夏天的时候,饭菜又很容易馊!很多同学的父母因为种地赚不了什么钱,早早的外出打工去了,把他们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着,他们的爷爷奶奶只能保证他们一日三餐有吃的,只能保证他们夏天不到河边、湖边去游泳,至于辅导他们的作业,那是不能做什么指望的。

所以,农村的绝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就是靠天收,靠天吃饭,如果你在学习上面有一些天赋,成绩不错,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好苗子,就会得到老师的重点培养和照顾,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一般,那么老师也不会怎么管你,只要你不惹事就行了,在我们的那个小学,能最终考上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每一年考上的人数一个手掌都数的过来。这也不能怪农村人不重视教育,事实上,这里的人很重视教育,只是他们的重视教育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也不知道怎样去教育他们的子女或者孙辈们。他们只会说:“你要好好读书啊,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可是当你问他如何做一道题的时候,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是农村教育的悖论,人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能力提供良好优质的教育。

在我读小学初中的那个年代,上学的学费是不低的,那时国家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每学期的报名费都是大几百块钱,而那时候农村的家庭只能靠种地取得一点点的收入,尽管很多家里种了十几亩地,但是从土地上面刨食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想想看,一个孩子的报名费就要占据家庭年收入的一半,这样的学费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的,好多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那负担就更重了,很多女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外出学手艺打工去了。

到了我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初中高中学费本来就比小学高很多,而且生活费资料费补课费什么的费用名目繁多,每个月的生活费等各种费用都在800元以上,我能体会到父母身上的压力,当时,家里种了十几亩地,父亲还在农闲的时候到工地上去做小工,母亲则在家里喂养了5头猪,其中还有一头母猪,养了好几十只的鸡和鸭,母猪下的崽和鸡鸭下的蛋也是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那时,最多的时候,家里每天能有40到50个鸡蛋或鸭蛋,但是父母却不舍得吃一个鸡蛋或者鸭蛋,除了我每次回家给我煎鸡蛋吃以外,其他的鸡蛋、鸭蛋都拿去卖掉了。为了养好那5只猪,也为了节省一点米糠钱、饲料钱,母亲每天早早的起床去周边的荒地和野草野菜多的地方找猪吃的野菜,特别是母猪下崽的那一个月里,母亲都会到外面割大量的野菜,去河里网收大量的小鱼小虾,然后将野菜、小鱼小虾和碎米放一起煮猪食,这样,母猪才会有更多的奶,小猪们才能长的更好更重,才能卖得一个好价钱。

读高中上大学的那几年,父母几乎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忙着赚一点辛苦钱,种地、种菜、养猪、养鸡、养鸭,打零工等等。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在后面默默地支持我,尽管家里不富裕,但父母却从来没有让我担心钱的事,从来的都是早早的准备好了我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当我的一些小学同学初中没毕业就南下广东打工时,经过好几年的积累,手上有了一定的积蓄,纷纷在老家宅基地上盖起二层、三层的楼房时,我因为读高中读大学这些年,几乎花掉了家里80%的收入,所以,我们家还是住在平房里,但是父母却从来都是告诉我,不要在意这些,不要三心二意。只是让我安安心心的不受影响的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都不用去管。我很感谢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我创造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条件,让我这些年一直有机会读书,有机会上大学,有机会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大四那年,他们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就业形势不好或者他们听说了读研究生之后出来能有更大的发展,一个劲的鼓动我考研,你看,他们就是这么淳朴的迷信学历或者说他们就是这样的敬畏知识。只是,看着家里的条件,我实在是不想再继续读研了,不想已经年过五十的父母还要为他们早已成年的儿子一路奔波,一路劳累,我想早一点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减轻父母身上的压力。至于读研嘛!一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二是研究生也不是非读不可,还是在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里去学习吧。

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因为钱的原因而不去读研的。实际上,因为自己没有钱,浪费了很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比如高考后填志愿的时候,自己喜欢的是会计、法学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所以学费相对高一些,一年的学费是6000元,当时为了节省一点点钱,自己选择了学费只需要4500元的行政管理专业,却没想到4年之后,这个专业比另外两个专业就业更难一些。在大学期间,我们学校和巴西的一所学校是姐妹学校,互相有派交换生的政策,大三那年有4个去巴西交换的指标,但必须是专业课的前4名,而且机票、生活费是自理的,那时候,我的专业课成绩在前3名,但是在了解了从武汉飞到里约的经济舱居然要10000多元时,我算了来回的机票钱、住宿、生活费等,一学期就要花费6万元时,我心里想着放弃了,那一学年的期末考试,我故意考的比上一学年差很多,然后理所当然的与前4名绝缘了,这只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显得愚蠢的做法,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因为没有钱才没能去巴西的。现在,我虽然有一点遗憾,但是却不后悔,因为在当时,那是我做出的最适合的选择,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放弃,正如我当年高考后填志愿选专业一样,不是我不想选更好的、更喜欢的、更贵的,是我的条件不允许我这么做。正如别人买名牌衣服眼睛都不眨一下,而我却得反复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衣服,别人追求的都是名牌,时尚,品味,我却美其名曰追求性价比,事实上还不是因为穷。一些我认为的名牌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没身份、没品位的“low货”、“地摊货”。所以,我要承认,因为没钱,因为穷,自己确实失去了很多机会,失去了很多选择,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临毕业的时候,我再一次看到了农村出来的和城市出来的学生的巨大差异,当时,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很自信,对公司、对行业完全没有什么了解,自己的眼界也不够,跟HR谈工资的时候,底气也不足,不敢要太高的工资,我怕自己要了高工资,我心仪的公司就不要我了,我又不是那么的独一无二,不可或缺。而一份好工作对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学生来说真的是救命稻草,我不敢想象毕业即失业的场景,那是我不能接受的,我不能接受大学毕业了还去啃老,也内心无法承受。

刚刚找工作的时候,也许是自己的自信不足,身边的资源也有限,在经历了几次面试碰壁之后,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定位太高了,我的要求高的有点不符合实际,我一再的放低对公司对工作的要求和期望,那时候,我特别害怕找不到工作,加之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只要是来学校的公司,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性质、什么层次的公司,只要是一个公司,我就投上自己的简历,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面试机会,提高自己拿到OFFER的概率,就这样广撒网的海投了很多简历后,也收到了很多面试的机会,但是也许是我把自己放的过于的低了,对方开出的工资等条件实在是有点低了,尽管拿到了几份offer,我也不是特别的开心,也许不是自己心仪的公司和岗位吧,不是自己的初心。

而我那些家里条件很好的同学们呢,他们要么早早的定下来出国留学或者去香港留学的目标,而准备考研的同学也瞄准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和研究院,并且不惜花费几万元报了各种考研培训班和雅思培训班,还有的同学,家里早就给他找好了门路、关系,毕业后就能有好去处。当你带着简历冒着大太阳坐着地铁去不同的学校参加不同的校招时,他们却在宿舍里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就在宿舍打游戏,根本不用去找工作,根本不用去和外面黑压压的人群竞争。还有的同学,家里有着巨大的产业,家里等着他大学毕业后回去继承家里的产业,这些人,都是我的同班同学,你能想象到这种巨大的差距吗?有人说,差距本身就是存在的,只是在大学里弱化了这种差距而已,或者说,在大学时,这样的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当你走出社会,差距立马就体现出来了。

当我寒暑假要么回家帮着干农活要么去深圳的工厂里面打暑期工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们却在全国各地的旅游,开眼界,长见识。当我毕业后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找房子、租房子时,有些同学的父母早已给他们买好了房、买好了车,这都是你不能比较的。有人说过:一个家族的地位,财富等是需要几代人努力的,不是一代人就能够一步登天的,是需要漫长的积累的。这些条件优异的同学们,也许是在他们的祖辈、他们的父辈手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他的后人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们是先驱,而从他这一辈开始享受胜利的成果,享受祖辈们留下来的基业。而我呢?我就像他们的祖辈们一样,是开拓者,是先驱。是走出农村的第一人,这就注定了我不仅仅是需要个人的奋斗,更需要机会,需要机遇,需要缘分,才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直到大学毕业那一刻我才有点明白,为什么我们小学两个班将近一百三四十个人,最后上本科的就七个,除了一个一本,其他的学校都不咋滴,都是二本三本,毕竟除非真的是天赋异禀,天生是读书的料,如果是智商平平的,成绩平平的,真走出一个清华北大的,那就是奇迹。我们高中几年才会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也符合了一项调查:北大等名校农村娃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有的名校农村学生甚至不到两成;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我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过人的能力,我没有人给我指点,从升学到选择专业都是自己一个人做主,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只因为我是第一人,是走出来的先驱,没有经验可学,没有教训可以参考,全都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生活,因为对我来说,折腾的成本太高,换句或说,我试错的成本太高,但是,我也挺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我小时候的小伙伴们比较,至少我读了大学,享受过高等教育,见识过更广阔的天地,毕业后也有了不错的职业和生活,我知道我无法和别人去纵向比较,但是和我自己横向比较,我的的确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的我,走入了一个向上的通道,我知道,我未来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未来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一小乡村走出21位博士百余硕士有何"秘籍"?

上月初,媒体报道了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博士墙”一事——一个村出了21位博士,百多位硕士。这个博士高产村,究竟有什么秘籍?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来了。日前,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走进秧田村,通过现场走访、细察,试图更深刻地探寻教育问题,从而刻画出中国乡村教育的这一当代样本。

谭嗣同曾有言:“我浏阳士气纯庞,人文蔚起。”“联群通力发愤自强,必首浏阳。”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天才智慧,罕有敏锐。百多年前的两句话概述了今日乡村教育样本。亦为预言。

孟夏四月天里,细雨如酥,秧田村草木欣欣,山水蔚然深秀。

村外远远可见“博士墙”,其他乡村没有的墙。

从村头到博士墙,一条笔直的公路,路两边有一些店铺。博士墙在村子中心处,几条路的交叉口。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都不能绕过。显然,位置经过一番思量。

墙不大,长方形,白色的底,如几十年前书写标语的一面墙。“博士墙”三个大字极为耀眼,字下面有汉语拼音。字的上方是一顶博士帽,两边各有一行颇具流行风格的话——“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

墙上19位博士,包括姓名、简介、照片。唯80多岁的罗宣干没照片,他是秧田村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哈佛大学的博士。

还有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开的博士……其中,女博士8位。

空中俯瞰秧田村和捞刀河

统计博士的出生年份,1987年有2位,1985年3位,1984年4位,简介上也写了每位博士所读的高校。

一家人甚至出两个博士——罗洪涛、罗洪浪两兄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村民罗碧波的弟弟罗晴和女儿罗兆婧是博士。“贤不常出”的定律给打破。

墙上还有一段文字,主要讲秧田村重教的传统,也相当于对博士村的简短解答。

墙前栅栏内栽植了一些花草,花草中立有孔子塑像。“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重教不重耕,与墙上“勤耕重教 耕读传承”八字略有不符。倒是谭嗣同的教育思想与此相契,毕竟是浏阳人,有浏阳“重耕读”的信念。

秧田村干部汤华好一手负责建博士墙

为何建博士墙?村干部汤华好最清楚,整个事是她负责的。当时,很多人都说秧田村出了那么多博士,到底出了多少个,究竟是哪一家出的博士,在哪里读的博士,大家并不明了。老书记罗泽及找她商量,干脆建面博士墙,把秧田村的博士都展示出来,也是一大特色。“我从2015年3月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情,一家一家联系,10月份建好。”

“还有两位博士没上墙,一位一直没联系上,另一位是杭州大学在读博士。”汤华好说,会尽快补上,并且博士墙也有待完善,简介统一规范,信息完整,还要为新博士留下位置。

钟灵毓秀,不是一面墙能完全表现的。

清晨7点不到,三三两两的孩子从村另一头走来,不紧不慢,路过博士墙,去两百米开外的村小早读。他们还小,或许不知道博士墙的意义,但他们每天从这里路过,经年累月,涵育熏陶。

秧田村的小学生们用毛笔写书法

秧田村是个中等村,有1288户村民。除了21位博士,30年来,还出了100多位硕士,600多名大学生。平均两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12个家庭出一个硕士。

秧田村和湖南浏阳市其他乡村并没多大的不同。或许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要聪明;或许以为,这里的学校教育和别的地方有很大差别。秧田完全小学校长陈永超不这么认为,村民们也不这么认为。

屈伟员的女儿屈婷,是秧田村走出的第一个女博士,儿子是大学本科。

屈伟员至今还保留着女儿上学时获得的荣誉证书

屈婷说,她和弟弟并无特殊禀赋。

屈伟员是秧田村普普通通的农民。当年,为了培养儿女读书,夫妻俩不得不“狠心”丢下两个孩子,双双到外地打工挣钱。“我们常年不在家,他们成了留守儿童,自己洗衣煮饭,自己照顾自己。”

不但没人管姐弟俩读书,连生活也无人管。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屈婷顺利考上了南开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弟弟考入东北大学。

虽知道儿女听话,读书自觉,屈伟员和妻子还是担心,每次出门前,都反复叮嘱要好好念书,说“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多读书”的话。这是激励,也是巨大的决心,更是一种现实。屈伟员说,那些年家里真的啥都没买,有8年多时间,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一切只为儿女读书。

现在,屈婷是天津大学的老师。她说,真的很感激秧田村这种“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的风俗。如果换一个地方,或者父母没有这种观念,也许人生又将是另一番模样。

儿女都工作了,屈伟员的生活也好了。他现在的家宽敞、干净、亮堂,大沙发,各式家电。墙上高挂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博士学位”。这是秧田村委送的,哪家出了博士,村里都要敲锣打鼓送去这样的匾,以示表彰。

秧田村类似屈伟员的故事很多。走进王解花的家,她正在煮早饭。她已经熬过了苦日子。当年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小儿子罗伟平随后考上了博士。为供孩子读书,她和老伴没日没夜在外忙碌,每年养10多头肉猪为孩子挣学费和生活费。

今年2月13日,秧田村完小开学,学校请来了从秧田村走出去的博士罗智祥,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

今年2月13日,秧田村完小开学,学校请来了从秧田村走出去的博士罗智祥,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

秧田有句语录:“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别的地方的人攀比财富,而秧田人攀比读书;哪家挣钱多并不让人眼红,谁家孩子成绩好、肯用功读书才叫人羡慕。秧田完全小学校长陈永超说,这形成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老师建议读什么书,家长都积极购买。我们的学校比很多小学都大,村干部也非常重视教学。

秧田村为何出这么多人才?沙市镇镇党委委员谢详华概括了四点:一是秧田村资源贫乏,经济条件不好,形成了“只有读书改变人生”的信念;二是秧田村罗氏宗族自古就有“勤耕重读”传统;三是榜样的带动,先考起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以及成功的企业家不断激励孩子苦读;四是村上历来对教育的重视和资助。

在秧田村,必然会听到罗洪涛、罗洪浪两兄弟的故事。

罗建植是秧田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会篾匠手艺。他的两个儿子罗洪涛、罗洪浪都是上海交大的博士。

罗洪涛回忆说,那个时候家里穷,夏天没有鞋穿,光着脚,经常被晒热的石板烫得跳;冬天,手脚都是冻疮,教室是土墙,四处漏风,只好从家里提一个火箱上学。每天放学回家,要先割牛草、挑水,家务忙完了,才开始做作业。“有时停电了,哪怕在寒冷的冬夜,半夜醒来发现电又来了,也要爬起来,完成作业。”

兄弟俩收过稻谷,插过秧,农活差不多都做过,甚至打过父亲的下手,编织篾具。

那段艰难岁月被罗洪涛称为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也是常常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农村生活,做家务,干农活,是“农村孩子相对城市孩子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罗家兄弟的成长经历是秧田村“勤耕重读”的成功诠释。秧田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活教材。今年2月13日下午,村小所有孩子齐聚老槽门上了新年第一课——学家风读家史温礼仪,学习先辈读书方法,特别聆听了罗洪涛从美国寄回的一封家书。

家书主要是恳劝幼小的学弟学妹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加光明的前程。细致到吃什么——“不挑食,不要吃高糖、高脂肪食品”;看什么样的书——“要尽可能地远离电子产品,多读纸质经典的书。并且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多思考多总结。”

村委会和村小决定,每年的新年第一课都要把孩子们集中在老槽门前接受熏陶。即使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封家书的意义,也不明白礼仪、传统的重要,但一次次仪式会逐渐给他们留下烙印。

城乡改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单靠苦读、耕读就行了吗?汤华好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她说,现在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越来越难了,单靠孩子个人努力越来越不够,我们要“联群通力办教育”。

秧田村完小,校园设施不见得很好,但校风正学风浓。

村委会高度重视,参与教育。凡考起大学者,村上一律奖励400元。去年上了8个,今年估计有10个。汤华好说,村委会对成绩好的孩子都有数,哪家的孩子会读书,村里都知道。从小学开始,每年儿童节、老年节,村委会也会以各种形式慰问、奖励学习好的学生。

最大程度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今年初,村上组织博士、企业家成立秧田村助学基金,资助因为贫穷读书困难的孩子,钱由专人管理。罗宣干还专门在银行存了一笔教育基金,谁去美国读书就可获得资助。乡贤李昌开成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为学校师生伙食费买单;黄蔚德捐出100万元成立敬老爱亲个人奖励基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群策群力办教育。

联群通力,郁郁勃勃。教育是秧田的大事,所有人的大事。

罗碧波是恢复高考后秧田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罗碧波六兄妹先后都考上了大学,弟弟罗晴和女儿罗兆婧也是博士。

罗碧波说,这一切得力于有一个好的家风。“全仗母亲带了个好头。”

罗碧波88岁的老母亲张秋香没上过学,当年扫盲时读过两个月的夜校,从此对书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还坚持读书两三个小时。

“我母亲说,她要是生在现在,肯定也可以成为博士。”罗碧波笑着说。

罗碧波所说的好家风,是罗氏家族传统家风家训的延续。

现在,秧田村家家户户要挂一块匾,把自家的家风家训写在上面。汤华好说,这是秧田村即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家都要挂,让家风家训看得见、摸得着,持续传下去。

村里的古老墙上一一展示了昔日秧田村罗、张、陈、屈、肖、何、朱、李、付、王、邓、刘等17个姓氏的祖风家训。比如,付姓家族的祖风家训是“敬老处家教子,兴家立业致富,勤学育人成才,睦邻友好应事,为官修德勤政,修心养性健康”。罗姓家族的祖风家训是“奉祖先、孝父母、和夫妇、严闺阃、亲宗族、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存忠厚、尚勤俭、习礼仪、戒为非、戒赌博、戒争讼、戒溺女、戒洋烟”。

秧田村悬挂着各种姓氏的家风家训

祖风家训是道德律令。“力耕种,勤诵读”是罗氏祖训的精髓。

陶物振俗,旨在觉民。秧田村不是恢复古老的家训,而要化故从新,开启新时代的家风家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要把新生活、新发展、新愿景、新要求与自家的情况结合起来,凝练出一两句朗朗上口的文字。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探索,文明新的景观。

汤华好的家风家训是“诗书启后,孝友传家”,已制作好了。为了让家人谨记、遵从,她又把家风家训作为微信群的群名。“我们希望每家都这样,可以在传播中影响人、规范人、塑造人。”她说。

家风家训,砥节励行,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认同的道德约束,也是自我要求。秧田人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好东西。村头正在建设“湖湘耕读文化馆”,这家秧田精神气质的独特文化馆有三个板块:弘扬传统优良家风,忠信笃敬,尊师重教的家风文化展示区;展示见贤思齐、互助友爱的乡贤文化体验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体验区。计划今年10月建成。

文化传承,不能在口头,要把东西实实在在展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汤华好反复强调的观念。

在秧田,一切文化都是可触摸的,尽在眼前,看得见,有高度可感性。村巷闾里,处处散布历史文化。600多年的老龙井,修葺一新,传言临考前,喝一口井里的水,定金榜有名;300多年的老槽门,展示秧田各种传说、故事、家风家训;400多年的老桥亭历经风霜,浩气天壤;每月一讲的道德讲堂与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新的文化场所;建于民国时期的秋天龙舟码头,每年端午的重要战场,又一个端午将至,一场盛大龙舟赛即将上演。

村民罗太喜带着记者参观捞刀河旁的体育活动中心,村民们每年都会在河上举行龙舟比赛。

秧田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而不只是一个生存环境。

在秧田,风依依,气蔼蔼,温润掩雅。

离开博士墙不远,还有两面特别重要的墙:明朝罗家大院老青砖墙,这是秧田最古老的历史遗址,秧田最早的根;再走百米,是道德墙,上面张贴评选孝道之星、公德之星,每次的评选人都挂在墙上,让村民投票,要是村民觉得谁不好,可以直接把他的名字撕扯下来。

在这三面墙之间来回走动,品味,可以发现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文化意义结构。博士墙表现孩子教育,指向未来;老青砖墙表征历史传承,指向过去;道德墙彰显典范、模范,指向现在。教育作为内在动力,推动这一结构不断吸纳、纯化更多事物,把好的价值融合进去,沉淀新意义,形成一个充分良性的世界。

秧田村处处能见到弘扬中华美德的宣传画

一个清澈的世界。这里,所有事物都有来历,有意义,或者本身有意义,或者被赋予意义,那些荒谬、怪诞与不适之物已被排除,或被纠正。这是教化的灵魂深处。正因此,秧田给人亲切。汤华好说,秧田总让人亲切。她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感受深挚。

汤华好的母亲是秧田人,嫁到邻村,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又嫁回秧田。有的几姊妹都嫁到秧田。“秧田村不高大上。走在秧田,你觉得自己作为秧田人,就感觉到相比其他村的自豪。秧田人有一种向上的意志。”汤华好教过书,能描述出这种感觉。

这种亲切,让人回归。越来越多出去的人回来了,修漂亮房子,建文体设施。教育串联起民俗、乡愁与精神之根。

村民沈芬芳管理的“秧田农民文体馆”就是几位秧田籍企业家投资300多万元修建,各种球场、健身房、卫生间、淋浴房,甚至高尔夫练习场。傍晚,村民在广场跳舞,室内打球,周末一场篮球赛。

由村民集资修建的秧田农民文体馆

离博士墙不远,是有名的捞刀河。传说关羽在这里掉刀,捞刀。河畔,码头,露天篮球场,休闲步道,一应俱全。流水爰爰,云气氤氲,带来不息生命与灵气。

秧田村有句口号:过乡里人的生活,让城里人羡慕。垃圾集中收集,村巷比城市干净,道路白改黑……时时惓念民生,处处重置生活。

这就是秧田,士气之纯,民情之朴,养怡之祚,教育之福。

清晨7点半,秧田村完小的教室里就传来学生们朗朗读书声。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

1 急于尽孝的心态。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毕业工作,普遍有急于尽孝的心态,给父母钱,给父母亲戚买东西等等,这本身都是人之常情,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时收入本身不高,再急切地想把钱寄给家里。必然会减少自身的社会资本,久而久之,工作很久圈子也不会大,发展自然受限,多数农村父母等孩子工作,普遍有严重的熬出头的心态,却不知这一心态,会严重压缩孩子的发展空间。

2 后援力量严重匮乏。

农村出生的孩子本身家里经济状况就一般。父母生在农村,也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提供给他。而且等他大学毕业之后,农村的父母总感觉熬出了头,甚至想从孩子的身边去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多线作战,如果没有家庭的后援经历必然被严重分散,而无法在某个方向上坚持和做出东西来。

3 自身格局不够大。

我们普遍有一句话都知道是女孩子要富养,这里所谓的富养,其实对于男孩女孩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好的条件呢,可以给孩子拿去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带她去看更大的世界,然后呢,让他接触更多的事物,然后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和发展,那么它自身接触到更大的一个世界,本身的格局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农村孩子他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我们也知道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出生环境是可以影响到人的格局的。很多人认为眼界限制了农村孩子发展,这个不可否认,但是对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而言,真正限制我们的不是眼界而是格局,胸怀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眼界可以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开阔。而后面几个则需要自身痛彻的反思和领悟,得了能准确的鉴别前面的到底是芝麻还是西瓜,不仅仅靠眼睛,更重要的是靠内心

4 不善迂回的自尊心。

农村来的孩子能读到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的,在家里村里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口碑和风评,这类孩子的自尊心也往往比较强。但是在工作中交际中过于明显的自尊心,会严重限制一个人的迂回腾挪能力。其实心态阳光一点,不要总去想宏大的理想抱负,多出去接触一些朋友,会让农村娃的情商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恋爱也是改变一个人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如果有幸找到一个识大体,有格局,有眼界的女朋友,自身会改变很多。

5 作为农村娃,本人比较赞赏的努力方式是承认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条件缺陷和不足。沉住气,不去跟人比,在某个行业领域深耕,建立起自己在该领域的口碑和知名度,这样你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增强,这个对于农村出生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你四五十岁,在行业领域内,单位内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后很多改变就顺其自然了。

安徽博士村29个博士54个硕士,这里如何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

安徽潜山,一个仅仅有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在这里出了29个博士54个硕士,优秀人才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不少网友表示这个地方是高端人才孕育之地,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神奇。但是,回头想想,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势必会有一些培养人才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在家庭中也会有比较高的地位了。如果想要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人问,安徽博士村29个博士54个硕士,这里如何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首先,这个地方通过一些有利的政策让更多优秀的老师前来教学。其次,这个地方的父母不会因为没钱而不让孩子读书。最后,这个地方的学生,他们会跟亲戚们以及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竞争和相互带动的关系。

一、这个地方通过一些有利的政策让更多优秀的老师前来教学

在这个地方,由于相关政策导向教师一边,因此不少好的老师愿意留在当地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优秀的老师前来这个地方工作。所以,师资力量方面还是比较理想的。因此,这个地方就可以教育出比较好的学生。

二、这个地方的父母不会因为没钱而不让孩子读书

在这个地方,据说父母不会因为没钱而不让孩子们上学。只要孩子们想读书,那么父母借钱也会让孩子们读。正是因为父母这样的态度,以至于影响了一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因此,有了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存在,优秀的学生自然就会更多一些。

三、这个地方的学生,他们会跟亲戚们以及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竞争和相互带动的关系

在这个地方,亲戚朋友之间的孩子,以及同班上的同学,大家相互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关系的带动之下,孩子们学习就会更加主动。同时,孩子们相互之间还会形成互相带动的关系,会让更多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所以,班级里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会比较好一些。

因此,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安徽博士村会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了。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最后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不一定最后都成为了社会精英,但是,他们却通过高考,或多或少改变了以前的生活状况。

读了清华北大,虽然不一定会让他们变成社会精英,可是,如果不读大学,他们成为社会精英的几率会更低。

所以,考上清华北大最主要的是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好的选择。

农村娃高考3次进北大,表白25个女生都被拒绝,后来怎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或几经苦难,或饱受挫折,或历尽人间辛酸,但是他们却始终怀有有一腔奋进的热血,越困难,越奋进,越努力。今天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位越艰难越努力的人,他出身农村,经历3次高考才进入北大,曾经被25个女生拒绝,然而他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更是自己创业,如今身价百亿。这个人,就是俞敏洪。

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今天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总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各种信息,其中就包括中国一些成功人士的信息,包括马云、马化腾等,俞敏洪也是其中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在某一个领域非常优秀的人,马云是因为淘宝,马化腾是因为QQ和微信,而俞敏洪则是因为教育而家喻户晓。

说起俞敏洪,就不得不提起新东方教育,这个在全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学校机构。俞敏洪和新东方学校是互相成就的,俞敏洪建立了新东方学校,而新东方学校则成就了俞敏洪。如今的俞敏洪,凭借着新东方学校,成为了身价过百亿的富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俞敏洪成为名人和富豪之前,他曾经也经历过许多的坎坷。

艰难的北大之旅

俞敏洪是新东方学校的建立者,而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能够在北京大学任教,并且能够亲自建立一个教育机构,在人们看来,俞敏洪就是一个传说中的学神。但是,人们或许想不到,就是这位学神,曾经差一点失去了高考的机会,并且曾经三次参加高考,两次高考失利。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曾有一个关于孩子读书的政策,那就是贫下中农的家庭,只有一个考高中的名额,一旦这个名额被用,其他的孩子无论再怎么优秀,都不能上高中。俞敏洪出生于农村,他的家庭也是贫下中农家庭,因此他也曾经面对这样的困境,因为他们唯一的一个名额,已经被他的姐姐用了。而俞敏洪则不得不在初中毕业之后便离开学校了。

不过,俞敏洪也算是幸运的,在他初中毕业之后没过多久,这一个政策就被废除了,只要家庭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可以上高中,并且可以参加高考。

不过,俞敏洪的高考之路并不算通畅。俞敏洪在学习上的确是比较有天赋的人,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俞敏洪的英语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而在那个时候,高考制度刚刚恢复不久,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因此,俞敏洪在第一年高考的时候,因为英语的原因,并没有考上高中。

首战失利,俞敏洪并没有失去信心或者放弃高考。在知道自己无缘大学之后,俞敏洪便积极地准备着二战,而在此期间,俞敏洪成为了一家初中的英语老师,一边复习英语,一边挣钱。不过不幸的是,虽然俞敏洪在第二次高考是英语的分数提高了几十分,但是那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也提高了,因此俞敏洪再一次高考失利。

虽然接连两次高考失利,但是俞敏洪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后来,她的母亲认为:如果俞敏洪的英语无法得到提高,他的大学梦或许真的很难实现,于是,在家庭本不富裕的情况下,俞敏洪的母亲为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

人们付出的汗水,总会变成甜蜜的果子。终于,在第三次高考时,俞敏洪终于考上了大学,并且中国顶尖的学府——北京大学。

坎坷的爱情之路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中学时代,恋爱是被绝对禁止的事情。老师也常常会说诸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大学的会更好”此类的话。实际上,俞敏洪在最初进入大学的校园之后,心里也有一种暗暗的憧憬,那就是谈一场浪漫的恋爱。

俞敏洪大学的专业的语言系,北京大学是以文科著名的,女学生本来就比较多,更何况俞敏洪所读的专业是语言系,更是有很多的美女。身处在美女如云的班级里,俞敏洪心中那颗炽热的心跳动得更加欢快了。

只是,俞敏洪的恋爱之路并没有他最初想的那般简单,相反,他的爱情之路非常坎坷。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里,俞敏洪曾经向25个女生告白过,但是这些女生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了俞敏洪的告白。这对于俞敏洪而言,无疑是一种挫折。从那时候起,俞敏洪心中的一切关于恋爱的幻想便破灭了。

走上创业的阶梯

在大学毕业之后,由于俞敏洪的在校成绩非常优秀,于是他顺利地被就在了学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但是在当时,俞敏洪认为他的工资太低了,并不能完全支持他在北京买房、成家立业,于是俞敏洪便常常借助着自己北京大学教师的身份招收中学的学生,并给他们补课。这种方式虽然让俞敏洪赚了一笔钱,但是在北京大学方面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批评了俞敏洪。后来俞敏洪便从北京大学辞职,开启了他的课外教育事业。

失去了北京大学教师的身份之后,俞敏洪无法再利用这个名号招收学生,因此,他的生源大大减少。同时,因为失去了工作,俞敏洪也失去了固定的工资和住所,而那个时候,俞敏洪迫切需要一笔资金作为教育机构的建设资金。为了生计,也为了更好地创业,俞敏洪不得不蜗居在一处小房子,天天疲于奔波。

在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种背景下,英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俞敏洪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建立了新东方学校,专门帮助学生补习外语。后来,随着新东方学校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俞敏洪也不再局限于外语的补习,扩大了新东方学校的业务。如今,新东方学校已经成为了中国数一数二的教育机构。而俞敏洪也成为了一名身家百亿的富豪。

俞敏洪的前半生,无论是从学习上看,还是从爱情方面看,并不算顺畅,甚至可以说历经挫折,但是他即使是身处在低谷之中,他也始终坚持着他的志向。在那个年代,俞敏洪敢于挑战、敢于走出象牙塔,面对未知的风险,并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是否值得?

我来给你讲一个我弟弟家的故事吧,弟弟有一双儿女,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孩子。弟弟纯粹农民一个,因为要照顾孩子,他们没有出去打工,只在家乡打零工,主要是跟砖瓦匠包工头干小工,收入微薄。

可是,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读书,从上初中开始,弟弟就有点想把女儿拉下来回家帮着干活。不过我这大侄女从小就喜欢读书,怎么也不肯下来。我对弟弟的想法也是批评过多次,看到女儿成绩很好,而且特别上进,也就不再动这个心思了。

最困难的时期,是从女儿和儿子一个高三一个高一那年开始的,高中收费比较多,这两孩子,一节课都没补过,而且,初中就是在乡镇中学读的。因为乡镇没有高中,高中只能到县城就读,这样又多出了伙食费。

当时,我被借调到教育局,多次去高级中学,给两个孩子说情延缓缴费,多次给两孩子垫支费用。也多次把弟弟夫妻俩找到家里做工作,让他们坚持下去。

就在那一年,弟媳妇生病去南京做了一个手术,本来就没有积蓄的家庭,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们这次真的打算放弃了。我坚决不允,千方百计为他们度过难关,千方百计鼓起他们的信心。

后来,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幸亏有助学贷款,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女儿还勤工俭学、做家教,读完了研究生。男孩也本科大学毕业。这俩孩子,就业上从来就没遇到任何问题,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学的又扎实,没毕业就被签了。

回想侄女侄儿读高中读大学时,他们家在村里是被人嘲笑的对象,村上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家两个却一直在花钱。人家盖起了楼房,弟弟家只有两家边房,连平房的住房都盖不起。

然而,现在,事实正在打脸那些嘲笑过弟弟家的人,侄儿和侄女分别在两家著名电气企业做研发工作,那些初中出去混,积攒多年钱盖的楼房,也就是侄女和侄儿一年的工资,换句话说,他们家如果想建房的话,一年可以建两座小洋楼。

但是,侄女和侄儿都说不建房,他们会在杭州买房,让爸妈一起过去,不再种田。仅从经济收入上来说,当初的一贫如洗,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两个孩子地位,是那些混在农村的人无法相比的,他们已经成功地成为 社会 精英,脱离了 社会 底层。

故事讲完了,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值不值?大家应该有了答案了吧。是的,我弟弟家的经历,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供三个大学生的妈妈,一个婆家侄子,俩个儿子。侄子第一个高考624分,进了重庆大学。在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的掉下了眼泪,做了一桌子菜,全家高兴的为他庆祝。

一年后,大儿子看到哥哥能考取,我为什么不能,一番拼搏后高考684分,超越当时的本科线130多分,但在选学校时俄语受限,没被录取想去的学校。

又过了两年,小儿子看到两个哥哥先后迈进大学的门槛,也不甘心落下,以580分考取山东理工大学。

孩子们虽然很争气,个个本科四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是太困难了,每到伏假和年假结束开学的时候,都交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加上资料书纸真是一大笔钱。为凑这些钱东挪西借,甚至连卖肾卖血的心都有,别的说多了都是泪,。

要说值得不值得,我个人认为值得。在 社会 飞跃发展得今天,更体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历也是个人招牌,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去搬砖爬架子。要是没文化没学历也可能照样挣钱,但是工作强度不一样,生活质量也不一样!

值得!我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有两女一男,大丫头大专毕业,二丫头和儿子都是大学一本。现都毕业,大丫当小学教师,二丫乌市搞量化设计,儿子乌市做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都能自食其力了。

虽然,当时供孩子上学,我和妻子吃尽了苦头,受了点罪,实在是累了点,欠了点债,但我已努力还清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也从心里感到很值得,也很幸福,为有三个争气、听话的孩子而感到荣幸与自豪!

人生应追求完美与卓越

星翰

人生要有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若不能使自己的人生辉煌,

但也没有理由使它黯淡;

人生可以平凡,

但不可以庸俗、堕落;

人生不在乎攫取多少,

而在于追求过程的完美与卓越!

——这是我和孩子们的座右铭。

我家的家训是:

一个家族,如何兴旺发达,记住这六个字,家和万事兴:

1、和: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添。

2、志: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3、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俭: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5、同:一家人定要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6、勤:勤俭是立身之本,耕读是保家之基。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

后人必代代相传,严格遵守之!

力争:

诚信淡定,守法爱国;

低调做人,高效做事;

锲而不舍,勇敢顽强;

感恩戴德,不忘初心!

荣辱与共处变不惊,

相濡以沫共同前行!

星翰·2018.12.18于家中∨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共三位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值不值?

如果是北大女生刘媛媛,我想所有人都会认为值得,即使不能进入清华北大这样顶尖高校,若能进入985211中上等高校,选个热门专业,毕业后能够找个好工作,其实许多人也认为是值得的。

我有一农村亲戚,本来就一穷二白,偏偏两个儿子先后都考上了哈工大建筑系,学费加生活费左借右凑也是不够,最后只能把房子卖了,夫妻俩搬到山上一间临时房居住,那几年日子要多寒酸有多寒酸,但夫妻硬是咬牙挺了过来。几年后。两个儿子毕业,大儿子就职北京私企,二儿子就职沈阳国企,到如今,大儿子在北京买了三套房,在南京和珠海各买了一套,二儿子有几套房不知道,只知道给老爹在沈阳郊区买了一套别墅,水电费物业费每年三万,全由儿子承担。逢年过节回家,都是儿媳妇开车送回去,而他左邻右房,那些早早辍学打工的孩子大部分连车还没有呢。所以,如果孩子能考入名校,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大多数家长都会尽全力支持的。

不过,随着教育资源和经济条件逐渐加大距离,更多的农村孩子只能进入普通大学,甚至是二三本末端大学,这样的学校不仅就业困难,往往学费还很高,一个农村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供三个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到底值不值得,是让许多人纠结的问题。

这几日我母亲因为头晕在医院连续打点滴,认识一对农村夫妇,大儿子读的是三本,二儿子读船校,为了供俩孩子读书,也是把房子地都卖了,大儿子毕业后分配邯郸钢铁当工人,二儿子毕业后在一家造船厂工作,生了二胎,入不敷出,辞职去了大连跑船,老两口前半年在大连帮二儿子带孩子,后半年到邯郸帮大儿子带孩子,生病住院还得回本市,因为农保在这里,能少花些费用。

我看着他们苍老憔悴的面容,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书还不如不读,在家附近随便打份工也差不到哪去,那妇女想了想说道,不是的,不是所有的娃都会念书,但念了总归没错,他们两个若是不念书,恐怕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着,过得一定不如现在,咱不跟别人比,咱跟自己比觉得好就成了。

现在许多媒体都宣传寒门再难出贵子,真正决定你未来的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出身,穷人家的孩子十年寒窗拼来的一纸文凭其实是敌不过那些精英父母为儿女累积的人脉和资源。

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我相信精英父母毕竟还是少数,更多数是普通人,是终究还要孩子自己去奋斗,决定这些普通孩子未来人生的不是父母的人脉和资源,而是父母的见识格局和勇气,与农村城市贫穷富有没多大关系。

我有一同事,在校读书也是名列前茅,但当年考高中和技工学校只能任选其一,不能兼报,校长几次三番去他家动员他报考高中,将来上大学,但他父母认为自己在工厂上一辈班,得有孩子接班,主张让他考技校,三十年过去了,上技校和上大学是怎样区别,大概不需要多说了,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还不止一个,女孩更多。

年轻时对同事父母所言信以为真,如今年岁渐长,我自己孩子也升入大学,随着支出增加,渐渐明白那些父母的心思,上技校是增加收入,上大学是增加收入,两相权衡,有些父母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底,教育的投资其实就是金钱的付出,考上名牌大学回报率高些,期待值大些,父母愿意多付出,而对那些没有把握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回报率要低些,期待值要小些,甚至是看不到的,值不值得,比拼家长的是家长的格局和勇气,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毅力。

我就以自己的真实事例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上面有两个哥哥,且父亲在我不满周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当时大哥六岁,二哥不足三岁。其实在父亲去世时家中已负债累累(为父亲治病所借),后面还有我们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有多困难我想不用讲也能想象得到吧。

后面的几十年,妈妈用她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三她没有再嫁,她不仅要为我们的吃穿住行,更要为我们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日夜奔波和操劳,她要一人做完所有的农活,还得抽时间外出打零工替我们赚取学费。记得我们上学时,几乎每年都是这样的情况:每学期开学,妈妈兜里就揣着100元钱去给我们三个报名,大哥三十五,二哥三十五,我三十元,也就算是先写个名字落实一下名额罢了,那时候学校规定必须要交齐学费才能领到新课本,所以我们常常是读了半学期了才能有自己的书(当然,那并不是因为凑齐了学费,而是妈妈再三的去向学校领导那求来的宽限),直至每学期期末考试我们才能勉强的缴齐学费。知道我们情况的亲朋好友不止一次劝她说,不要送我们去上学了,特别是我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的书有何用,迟早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但妈妈还是坚持送我们去学校,她始终告诉我们的是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穷苦人家孩子的命运,因为她不希望我们再像她一样过一辈子的苦日子。

越到高年级花费就越高,在大哥读师范的第二年,我小学毕业,二哥读初二,家里真的穷得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后来妈妈给我讲说,我们去学校读书走了,她一周时间没有炒过一次菜,顿顿就咸菜咽红薯,因为确实没有油和盐),所以我主动提出休学,把机会留给哥哥他们。两年后,大哥毕业参加工作,我又被他们重新送回了学校接着完成未完了学业,虽说我们家并不是一下子送三个大学生,但二哥大学未毕业时我又升学,家中的经济压力也真是不容小觑,但我妈妈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她一个女人都能做到坚持,那何况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呢?

穷人家的孩子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富人家孩子多很多的努力,那么难抓住的机会,就不要因为经济困难放弃了吧,多方想办法解决才是不是吗?现在的政策比以前更完善,贷款啊,勤工俭学啊,或者在校期间做做兼职,去好好学习获得奖学金啊等等,都是能缓解经济压力的不是吗?所以,永远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纠结或怀疑值不值得,因为答案很肯定,“值得”。

您看看如今的我们,都生活得很好,因为经历过,所以我们更懂得感恩,我们始终铭记着妈妈的付出,所以更加孝顺于她,而且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也很幸福快乐!

看到“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的题目,我顿时热泪盈眶,因为我自己的家庭就是这样,不但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但是,我的回答依然不变:值得,很值!

我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并且在大山深处,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家父母生养了我们兄妹四人,大哥、二哥、姐姐和我。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把“农村的孩子,尤其是我们山区孩子不读书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永远走不出大山”这句话来激励我们。

我们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父母再苦再累,但是从不允许我们有不上学的念头,如今每每想起读书那些年父母所受的苦累和家庭窘迫的生活,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因为老家农村山高路远,地里的庄稼几乎都是广种薄收,农田里以栽种烤烟、包谷、水稻为主,家里养殖鸡鸭鹅及几头猪补贴家用,但是一年下来扣除生产和生活成本以外,剩余的钱还不够四个孩子的学费,为此,父母操碎了心。

永远都记得,每到开学季,父亲下地干活,母亲都要把家里的包谷、稻米等盘点一次,留下少部分吃的以外,就带着我们兄妹四人背包谷和稻米去集市上卖,集市离家很远,要走近20多公里的山路,有时候走几个小时背到集市上还不一定卖得好价钱,有时候也会卖鸡鸭鹅或者蛋,一分一块地凑学费。

为了省下每一分钱,父母好多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父亲甚至断了抽了多年的烟,我们兄妹四人也是哥哥的穿小了改改给弟妹穿。有时候实在凑不够,父母就去农村信用社贷款,村里的人都笑父母傻,说见过贷款盖新房、娶媳妇的,没见过贷款读书的,不值得。

但是,父母却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他们说只要以后娃娃有知识有文化就一定有自己的饭碗,不会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我们兄妹四人学习一直很努力,两个中专毕业,两个大学毕业,后来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还掉了所有的贷款。

可是,天公不作美,当我们计划着把父母接到城市来安享晚年的时候,父母却因病相继离开了我们,从此“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永远成为我们兄妹四人心头抹不去的创伤。父母走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说他们苦了一辈子,家里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点都不后悔,觉得很值!

我感谢我的父母,不但生养了我们,还让我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是一笔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也是我们家永远的精神传家宝!

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也在上大学。我爸妈为了供我们两兄妹读书,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广州打工。虽然说没有因为我们两个孩子读大学家里变得一贫如洗,但也实实在在的对我的家庭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爸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读书也是一种投资,有赚也有亏,不期望你们两个都能够挣钱,起码要保本啊”。如果把读书单纯的作为一门生意,那么绝对是赚钱的。读书作为一门长久的生意,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润”就会越大。

精明的农村人都喜欢算这么一笔账,供一个孩子读大学的成本是多少钱。四年下来少则六七万,多则十五万左右。面对这么一笔巨款,有些人就开始打小算盘。高中毕业出去打工,一个月三千块,一年就是三万六,四年下来就是十四万两千四。不送孩子去读大学不仅仅可以省了六七万,孩子还可以在四年的时间里挣到十几万。所以得出一个结论:送孩子去读大学是亏本的生意,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这种就属于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读大学的收益不能单单从金钱的收入去看待。读完大学四年的人会比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想法和价值观高出不止一倍,读书使人明智,书读的越多,看问题想事情的时候就会越加的周全一些。

而读大学以后的收益直接取决于你读的是什么类型的大学,专科?本科?985?高校的层次不一样,决定了你毕业以后的起点。专科和普通本科的差距不大,一个月三四千,985高校毕业的一个月五千以上。

我们村里去读大学的人非常少,更多的是初中,高中毕业以后就直接去打工了。村里的老人对于这一部分的年轻人最多的评价就是吃不了苦,出去工作没几天就又回来了,一年到头来广东去了五六次,就是待不下去。很多人到了结婚的年龄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整天就在村子里晃荡。

而村子里面的一些同龄人,虽然说只考了一个专科,去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年以后进入铁路局,现在一个月工资已经达到了6000千块钱。另一个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上市公司,毕业三年在杭州买了房子,今年结婚了,老婆是大学的同学。

读书是一个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一个最简单最便捷的渠道,读书改变命运在现在来看仍然适用。而且现在读书的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国家和学校对于贫苦大学生有许多的资助政策,最高可免除学费。

我是不请自来,也谈谈我看到的现实,我父亲有个战友,他们家跟我们家相交很好,他们家三个儿子,这三个孩子从小成绩就不错,家庭就是农村种土地的。自从大儿子考上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后,家里每隔一年就出一个大学生,那时,我那表叔、表婶(三个孩子的父母)生活上真的很拮据,衣服都是补了又补,吃面就是盐水拌面,一年中很少买肉吃,真的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了。现在好了,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都有不错的工作,在各自工作的城市都买房了。由于父母不愿去城里生活,三个儿子花钱在老家给父母修了房子,生活得有滋有味。

人之一生,没有知识打底,如同枯井常年没水。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哪怕赚再多的钱,其人生总给人一种不圆满的感觉。“地贫种松柏,家贫子读书”,寒门学子要出人头地,读书是一大捷径。一个农村家庭有三位大学生在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有人说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也是寒门之幸。寒门学子要“化茧成蝶”,读书是非常好的出路。

在我们乡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很多,但这些农民的孩子出人头地的也挺多的。我的邻居在二十多年前家境相当贫寒,更是让这位邻居寒彻心扉的是,她的丈夫在外头几乎没回来过,基本上从来没有向家里寄过钱。她的四个孩子都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她家最大的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捧起书就头疼,早就出嫁了;她还剩下二儿子、三儿子和小女儿还在读书。用“守活寡”来形容她也并不为过。在培养她三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这位女邻居四处打工,又四处借钱,用她的话就是“我砸锅卖铁,哪怕卖血也要供孩子读书,苦了我这一代就够了,绝不能让下一代继续苦下去!”

就这样,她的二儿子考入一所医学院,成为一名麻醉师;她的三儿子考入一所师范大学,读研之后成为工程师;她的小女儿最后也挺有出息的。可以说,没有这位女邻居一直以来的含辛茹苦,就没有这三个孩子的今天。当她47岁的时候,当她的二儿子拿到本科毕业证即将准备考研的时候,她撒手人寰,因绝症永远离开了她用生命去培养的三个孩子……如果这位女邻居能活到现在,我觉得她肯定是我们这个村子里最幸福的人。

对于农村的人来说,父母是文盲,如果孩子和父母一样没有文化的话,很可能会“复制”父母这辈子的艰苦日子,走上父辈曾经走过的辛酸路。在有些家长看来,让孩子读书是一种消费,但我觉得,其实让孩子上大学,是一种最好的投资。在这种“投资”的过程中,寒门家庭经济上可能会捉襟见肘,生活上可能一贫如洗,但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通过读书增长见识,通过读书开拓视野,通过读书拓宽人脉,会让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

让孩子读书,清贫只是暂时的,也是一时的;让孩子放弃就读大学,清贫这种“基因”很可能会世代相传。

农村出来一个大学生有多难?(安徽博士村29个博士54个硕士,这里如何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

今天关于“一个村考出300多大学生6个北大”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村考出300多大学生6个北大”,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