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精神?)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

很多人刚刚步入 社会 时,怀揣的理想太过于美好,而融入 社会 时,就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可是为时已晚。

名扬天下的星云大师,有四句为人处世的名言,分别是:“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念旧恶”“不变随缘”。

这4个字出自佛家至高经典《华严经》,被无数人奉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既可以告诫夫妻之间不要忘记初衷,也可以告诫一个人不要得意忘形,越走越偏。

初心是你一开始最美好的愿望,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诗经·大雅·荡》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这句话说的是,世间事物往往是“虎头蛇尾”,有一个好的开始,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的初心变了,你最初的愿望更改了。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在人生道路上忘记了初衷,越走越偏,就比如大秦丞相李斯。

李斯对于秦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他原本是可以成为名臣贤相流芳千古的,因为他身上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事原则。

他最初的理想也是希望做一代贤相青史留名,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热衷于权力了。

在赵高的诱惑之下,他与赵高密谋篡改了始皇帝的遗诏,让扶苏自杀,扶持秦二世胡亥登基,大将军蒙恬也被他和赵高所害。

后来,他不但没有保住自己的丞相位子,还被赵高坑了一把,赶尽杀绝!

再来看看,纵情于山水,自得其乐的苏东坡。

东坡先生一生在官场沉浮,多次被贬,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他总能微笑面对人生,心系百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苍生造福,他这便是真正践行了“不忘初心”的生活态度。

不管是风雨还是放晴,我心都不动如山,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所以说,在人生中,一定要不忘初心。

有一句话叫做:“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人有了初心,就要想方设法去守住它,做任何事情,难在坚持,也贵在坚持。

不要像一个段子里讲的,一个人养了一条鱼,后来那条鱼死了,他悲伤不已,准备火葬,可谁知道越烤越香,最后去买了两瓶啤酒。

这个段子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揭露出了初心的重要性。

星云大师的“不忘初心”处世名言,我辈之人应该谨记于心,等过了许多年后,你一定会感谢当初不忘初心的自己。

——编辑谪仙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

中文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外文名:All are [good] at first,But few prove themselves to be so at the last.

解释: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

示例:你如今那里想俺家,道不得个~

基本资料

解释

mǐ靡:无,没有;

不有:即为无;

初:开始;

鲜:少;

克:克制,抵制。

按现代常用语序可近似调整为“初不有靡,克靡至终者鲜”,也就是说,不好的行为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但是能够始终克制住这些不好行为的却是很少的。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要善行至终。

出处

《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示例

你如今那里想俺家,道不得个~。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名著运用

《玄玄棋经》 第一章 论棋经

权舆篇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 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 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 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关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什么意思?“的讲解:

这句名言源自《诗经·大雅·荡》,意为“没有事物不存在开始,但很少能走到终点”。它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哲理,警示我们应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初心,坚持到底。

在个人层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味着人人都有开始,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地坚持到底。

以学业为例,很多人开始时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人会因各种原因逐渐松懈甚至放弃。因此,若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努力保持初心,克服困难与挑战。

在社会层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同样有着深刻含义。很多社会现象在开始时都满怀希望,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本积极的现象可能逐渐消退甚至转化为负面。

以环保为例,虽然我们一开始就呼吁环保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环保行动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反思这种现象,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以激发持久的正面能量。

在国家层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同样具有深刻含义。每个国家都曾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保卫祖国,但很少能始终保持这种精神。以抗美援朝为例,当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最终成功赶走侵略者。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部分人可能因各种原因失去对祖国的热爱与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激发全民的国家意识,让大家始终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与关注。

总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一种警示人生的哲学思想,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层面,都应保持初心,坚持到底。

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精神?

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自尊自爱,自自强不息。

尽量把一切看简单,大家经常有这种困惑,但是依然希望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面尽量纯洁,把一切简单化,简单就是快乐,我们要做的的是知足常乐,没有金钱的日子依旧可以快乐,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不忘初心在佛教中流传甚广,如星云大师以“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念旧恶,不变随缘”来勉励大众,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大雅·荡》:听听老话怎么说

《大雅·荡》:听听老话怎么说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大雅·荡》是《诗经》中少有的明显使用了冒号的诗歌。

冒号作为一种使用频率不高的标点符号,被广泛而成熟的使用不过几百年的历史。在一首一千多年的经典诗作中出现,的确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大雅·荡》中的冒号出现在最后一个小节。“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对于这句话,朱熹的解释是:“言大木揭然将蹶,枝叶唯有折伤,而其根本之实已先绝,然后此木乃相随而颠拔尔”。显然,是从表层意思而言的。

苏辙的解读更进了一步:“商周之衰,典刑未废,诸侯未畔,四夷未起, 而其君先为不义以自绝于天,莫可救止。正犹此尔。”

有些大树轰然倒地时,枝叶并没有明显的折伤,因为它的根本已经先断掉了,所以会出现参天大树瞬间被连根拔起的现象。商周的衰亡就是如此,典章法制尚未得到根本的破坏,地方上的诸侯也没有起来反对他,周边的蛮族并没有对他进行袭扰,但他的君王自己作孽折腾,自觉于天下,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商周的败亡正像那棵枝叶完好被连根拔起的大树一般,问题出在根本上。

《大雅·荡》引用了一句老话,形象的解释了殷商灭亡的原因,然而,这并不是作者的言外之意,他最后说出的那句被后人引用成老话的话更为经典,也揭示了他写这篇诗作的真实目的——以古喻今。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纣可以借鉴的镜子并不遥远,夏朝末期夏桀的亡国就是最好的镜子。言外之意是——殷纣又何尝不是当下的镜子呢?

当下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开篇“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段话中,最牛的一句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简直与当下的流行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一个意思。没有一开始就糟糕透顶的,往往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很少有坚持到底,得到善终的。

恣意妄为,放荡不羁的天帝呀,他是人民的国君。暴戾的天帝呀,他的性情太邪僻了。上天生众人来到世间,难道一开始就是奸猾、不诚信的吗?显然不是如此,没有人开始不是好的,只不过都不能坚持善终而已。

这段话实际上是存在含混的。一是在好坏上做了含混。“其命匪谌”、“靡不有初”,显然是在映射劝谏的人本质不坏。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奸猾、没有信用的,也不是一开始就走上邪路的。二是在劝谏对象上有意识做了含混。一方面讲“荡荡上帝”、“疾威上帝”,另一方面也讲“天生烝民”。

这种含混恰恰表明他所批评和劝谏的对象,就在近旁,使他不得不有所收敛。一方面要批评、批判“荡荡上帝”、“疾威上帝”,批判君主的恣意放荡和暴戾,另一方面还得把话说回来——坏也不是彻头彻尾,也不是一开始就坏的。一方面矛头直指“上帝”——君王,另一方面也要说说“天生烝民”,意思是说,众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坏的,与君王互动的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

这样一段似是而非的话之后,作者自己也感到不满意,然后开始逃离现实去说故事,一口气说了七个小节的老故事——“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文王嗟叹殷周王。轻飘飘的用八个字从不好说的现实切换到了好说的故事。换句话说,后面的着七个嗟叹,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借文王嗟叹纣王,来感叹当下的君王。

那么,当下的君王有几宗罪呢?

一、“强御”、“掊克”——强横暴虐,横征暴敛之罪

“曾是强御,曾是掊克”,居然是这样的强横暴虐,居然是这样的聚敛搜刮。“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居然是这样使用自己的权利,居然是这样执行政事。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上天居然安排一个本性傲慢的人做君王,一味的使用和崇尚暴力。

二、“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道德败坏之罪

“而秉义类,强御多怼”,因为纣王你坚持做那些邪曲之事,而且一意孤行,引起天下人的怨恨。以至于大家受了你的影响“寇攘式内”、“侯作侯祝”,寇盗抢劫、偷盗的事情时有发生,用诅咒、祈求鬼神的方式,将灾祸转嫁给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道德由此败坏,罪魁祸首就是纣王。

三、“无备无侧”、“无陪无卿”——人心背离之罪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因为你的德馨不能感染和激励人,不能正面的影响人,因为你的暴虐和香臭好坏不分,导致背后没有忠厚的臣子愿意跟随,身旁没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辅佐;导致朝中处在三公九卿重要位置上的人都不能履职尽责,没有人真心全力的辅佐你。

四、“湎尔以酒”——花天酒地之罪

“天不湎尔以酒”,上天并没有让你沉迷于酒。

然而,纣王“靡明靡晦,式好式呼,俾昼作夜”。沉迷于酒色的他部分白天还是黑夜,通宵达旦的做长夜之饮,丝毫没有廉耻的放纵自己的欲望。

五、“如蜩如螗”、“如沸如羹”——不恤民众之罪

“如蜩如螗”,人们的悲叹之声如同夏日的蝉鸣一般不绝于耳。

“如沸如羹”,忠心之士的忧乱之心如同沸腾的热汤一般滚烫。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已经到了国家的大事小事都丧亡失败的程度了,纣王他依然照着老样子做事,不知悔改。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于是导致中央人怨天怒,这种愤懑和不满情绪,还在慢慢的向更远的地方蔓延。

六、“曾是莫听”——一意孤行之罪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虽然朝廷之中没有老成持重之人来治理国家,但殷商的成法常规还在。

“曾是莫听,大命将倾”,本来还有一丝希望的商朝,因为纣王一意孤行,肆意妄为,一步一步地将诺达一个国家破败到倾覆、灭亡的边缘。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介绍如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是: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当一个女生对你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时,她可能是告诉你要善始善终,对待感情要专一。

出处:先秦·左丘明《晋灵公不君》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骖乘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

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如下:

原意是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基本释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

出自《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帝王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帝王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启示意义

1、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保持初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保持初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

2、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在现代社会中,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同时,也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3、要注重结果和质量

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时,不仅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和质量。只有取得了实际成果,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质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以追求卓越和完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精神?)

好了,今天关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