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球的圈层结构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地球内部分别是地壳地核地幔生物圈大气圈水圈(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分别是地壳地核地幔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 分析: 地球圈层分为内部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为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岩石圈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 地球圈层分为内部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为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岩石圈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故选:C. 点评: 掌握记忆地球圈层的结构及岩石圈的组成,属于基础题.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成分

地球和地壳是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与状态是理解地壳中各类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前提。由于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不均一的,我们不能以地表的物质成分代表地球的组成,所以地球的结构模型成为研究地球化学成分的基础。至今对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成分和状态的认识还主要依据间接资料。

1.2.1.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物理学资料是建立地球内部结构最重要的基础。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和显示出的间断面,以及地球内部物质密度等的不均匀分布,人们已得出地球具有圈层结构的认识,即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不同层圈组成的(图1.4)。

1.2.1.2 地壳的组成

从地表到莫霍面的地球外层为地壳。已知地壳是不均一的,这种不均一性在地壳厚度、成分上都有表现,特别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精密的地震波研究、超深钻探索以及对大陆地壳断面的研究,发现大陆地壳是由沉积岩、变质岩、各类侵入岩和火山岩镶嵌组成的,并且在物质平均成分上大致存在由浅到深的渐变趋势,在近地表处接近花岗岩成分而到深处变为辉长岩成分(Mason,1982)。有人认为上地壳厚约8~12 km,由偏酸性的火成岩和沉积岩组成;下地壳主要是麻粒岩、长英质麻粒岩、镁铁质麻粒岩。20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例如,大陆下地壳在物质成分上也极不均匀,可在超基性岩至中性岩的组成范围变化,因此相当于玄武岩成分的统一下地壳或硅镁层看来并不存在。上地壳K、Rb、U、Th 等元素含量比下地壳富集 10 倍或更多,但在上、下地壳中Sr,Pb等的含量大体相近。在正常稳定的大陆地壳中,地壳底部的温度为400~600 ℃,因此地壳物质处于固态。

图1.4 地球结构模型

地壳的化学组成和元素丰度将在本章第三节进行介绍。

1.2.1.3 地幔的组成

根据布伦(1975)的地球模型,地幔被划分为B、C和D层。莫霍面以下的岩石圈部分和软流层(或低速层),一般深度为33~410 km,这部分地幔为B层,通常被称为上地幔。但也有将C层(约410~1000 km)也划入上地幔的。D层(约1000~2900 km)为下地幔。

研究地幔物质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①研究火山岩管中呈包体状的可能为地幔岩石的样品;②高温、高压下矿物和岩石的实验研究;③岩浆地幔源区地球化学示踪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橄榄岩(橄榄石)、橄榄岩(橄榄石和辉石)和榴辉岩(石榴子石和辉石)三类岩石,正好具有上地幔中已测出的地震波速和弹性。球粒陨石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含有少量斜长石的橄榄岩。加之在火山岩(玄武岩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中常常出现纯橄榄岩和橄榄岩的包体(榴辉岩包体较少见)。因此一般认为地幔主要由镁-铁硅酸盐组成。

对莫霍面的性质曾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物理学不连续面,是辉长岩质的下地壳岩石相变为榴辉岩的结果,榴辉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和与辉长岩基本相同的成分。另一种观点认为莫霍面为化学不连续面,上地幔具有超基性岩的成分(橄榄岩或纯橄榄岩);与辉长岩的基性岩成分不同。前一观点的困难是,榴辉岩的密度(常约为3.4~3.6)较上地幔密度(3.32~3.65)偏高,榴辉岩包体在地幔岩浆岩中也较少见。因此,榴辉岩在地幔中有限。大多数橄榄岩包体并不能代表原始上地幔物质的真实成分,因为其中Ca、K、Sr、Ba及其他一些元素的含量太低了,它们不可能通过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这些包体更可能代表着已熔出玄武质岩浆后的固相残留体。

基于上述考虑,林伍德(Ringwood,1966、1979)设想:在岩石圈的橄榄岩部分(上地幔的顶部),地幔具有 3 份橄榄岩和 1 份玄武岩混合物的成分,谓之“地幔岩”(pyrolite)。通过分馏熔融,这种岩石将产生20%~40%的典型玄武岩浆,并留下橄榄岩或纯橄榄岩的残余体。在大陆和大洋之下上地幔的地温相差很大,地幔岩的成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在前寒武纪地盾之下,上地幔在相当大的深度范围内是由含少量榴辉岩析离体的纯橄榄岩或橄榄岩组成的;而在大洋区之下,上地幔上部很薄,且主要由角闪岩(橄榄石和角闪石)组成。在纯橄榄岩-橄榄岩带之下(100~150 km)为较低密度的地幔岩带,其特征是存在硅酸盐物质通过部分熔融(约 1%?)形成的液体,因此这个带是地震波低速带。未分异出地壳前的原始地幔的成分如表1.9所示。这种原始地幔成分是基于地球总体成分相当于 CI型球粒陨石的观点、用 CI型球粒陨石的难熔亲石元素比值为限定计算得出的。

地幔岩模型的不足是,它不能说明火山喷出的大量挥发组分(H2O、Cl、S等)是如何产生的。目前榴辉岩和二辉橄榄岩在上地幔中的地位仍是争论中的问题。这两类岩石中的少量含水矿物(如金云母等)中容纳了多种挥发元素。

过渡层(C)的厚度约600 km,在该层内岩石密度和导电性明显增长,地震波速增至最大值,在中部(700 km)产生着大量深源地震,表明在此处地幔物质正发生明显改造。

曾有人认为C层密度的迅速增长与重金属(尤其是Fe)含量的增高有关,但因为Fe含量的增大将导致地震波速的减小,这一观点与事实不符。目前更倾向认为在过渡层中化学成分无明显改变,只发生着物质(硅酸盐矿物)的同质多象转变。林伍德设想在过渡层中存在如下同质多象转变或相变:

地球化学

这些同质多象转变已被实验研究证实,它们在过渡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可以发生。

表1.9 原始地幔成分(wB)

洋中脊玄武岩的微量元素与同位素研究已表明,上地幔也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表1.10列出的是亏损地幔的平均成分。

1.2.1.4 地核的组成

地核由 Fe-Ni 合金组成的认识由来已久,现在仍为统治性的观点。现在对地核的组成倾向性的设想是:在 2900~5000 km 深度范围内存在着液态的镍铁,构成外核(E层),地震S横波在其中消失;而在5000 km深度以下的内核(G层),也由镍铁组成,但处于固态。内核和外核间有一过渡层(F层)。

实际测得的地核密度比将镍铁合金处于地核那样温度和压力下所具有的密度低10%,推测内核含有相当数量(10%~20%)的轻元素。S、C、Si 和 O已被提出作为可能加入地核的元素。S和 C是铁陨石中相对丰富的元素,并且只需较少量的S和C(与Si相较)就可使地核具有所观察到的密度。然而林伍德(1966、1977)认为,太阳星云中大部分的 S与其他挥发组分在地球形成的高温过程中已逸失,O更可能是地核中的较轻元素。S或 O的合金都与地球物理资料相协调,更多的学者倾向将 S 作为地核的较轻元素。但由于缺少地核温-压下的实验资料,还无法对地核中轻元素的类型和含量做出可靠估计。

表1.10 亏损地幔的平均成分(wB)

1.2.1.5 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

壳、幔、核构成了固体地球的圈层,作为完整的地球圈层还应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由于它们在地球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估计地球总体成分的影响不大,但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表1.11和表1.12给出了大气圈对流层和海水的平均成分。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幔--地核--地壳C.地核--地幔--地壳D

A、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故正确;

B、地壳为最外层、地核为最里层,地幔在地壳和地核之间,故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为最外层、地核为最里层,故不符合题意;

D、地核为最里层,地幔在地壳和地核之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圈层,包括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和各种气体的层。水圈是指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结合的圈层。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圈层。

2、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圈是地球的外围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地壳圈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壳圈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它是地球上生物活动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关系如下:

1、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在物质组成和运动特征上有所不同。内部圈层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元素构成,具有高密度、高压力和高温度的特点,而外部圈层则主要是由气体、液体和生物物质构成,具有低密度、低压力和相对较低温度的特点。

2、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例如,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能量的释放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物质分布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外部圈层的影响。此外,地球的外部圈层对地球的气候、生态和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的运动和变化可以影响外部圈层的运动和变化,而外部圈层的运动和变化也可以影响地球的内部圈层的运动和变化。

4、这些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球的整体结构和运动特征。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

1、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

3、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1、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2、地幔为铁镁固体,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

3、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球不止一个核心,而是两个即内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简要回答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特点 求标准答案

以下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它们的特点是: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几层,它们之间的分界面分别是什么

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为最薄的一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

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

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5100—6371公里是内核。则地核的厚度超过3400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

扩展资料

地球内圈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

地球内部分别是地壳地核地幔生物圈大气圈水圈(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