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初唐四杰分别是谁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称为初唐四杰的都是什么人物?(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作?)

称为初唐四杰的都是什么人物?

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初年著名文学家。少时即才华横溢,年十七,应举及第,在文坛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他的诗能突破宫体诗的束缚,开拓新诗题材的新领域,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有《王子安集》。

杨炯(650——693),华阴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补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太子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垂拱元年(685)坐从父弟神让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出为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为人恃才倨傲,为政苛酷。其诗擅长五律,写边塞征战生活,寄寓功业抱负,气势昂扬,风格豪放。

卢照邻(634——686),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人。弱冠为邓王府典签。龙朔末(663)为益州新都尉。后由蜀入洛,染风疾。上元元年(674)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县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其诗擅长七言歌行,创偶句赋体,上下蝉联,四句一转韵等,对七言古诗发展有重要贡献。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为“初唐四杰”,称“王杨卢骆”。

骆宾王(627——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七岁能诗。显庆时为道王府属,闲居齐鲁十余年后赴京对策中式,任奉礼郎兼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奉使入蜀。又历任武功主簿,明堂主簿,长安主簿,迁侍御史,被诬下狱,出为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为檄传天下指斥其罪。兵败被杀(一说逃亡为僧)。其诗长于七言歌行,对唐代七言古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五律亦有佳作。为“初唐四杰”之一。

因为初唐四杰是哪四杰?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的诗作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的名句。

杨炯(650-?),华阴(今属陕西)人。他的诗作今存33首,以边塞诗著名,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等。

卢照邻(约636-约695),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的诗以歌行体为最佳,代表作有《长安古意》。

骆宾王(约626或627-约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他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五律也有佳作,如《在狱咏蝉》等。

四杰齐名,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指文章。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

四杰名次,记载也不统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按照这个次序分别评论了四杰的诗作,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说:“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然没有摆脱齐梁以来追求绮丽的习气,但已初步显示出崭新的气象。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社会,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壮大;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简称为“王杨卢骆”。在唐代初年他们四位文学家笔下的诗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巅峰,他们四人也为唐代的诗歌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年他们四位文学家笔下的诗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巅峰,他们四人也为唐代的诗歌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期和中期的人气比较高,他们四人都非常的有才华,在青少年时期就获得了初唐四杰的称号,确实很不容易。起初他们四人在朝中做官,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从官小而名大,可以说是年少才高。

四杰在初唐诗坛的地位是很重要,他们不光喜欢作诗,而且还习惯用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从而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除此之外,初唐四杰也为“五言律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让七言古诗的发展有了进步。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作?

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期著名的四大文学家,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文学家的合称,这四位文学家在初唐文学过渡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进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位杰出的文学家。

一、王勃

王勃字子安,生卒年不详,代表作是《滕王阁序》,据传说他在写这篇文章之时年纪尚小,但是落笔没有丝毫停顿,一挥而就,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了绝世名句,流传至今仍旧有许多人对这句诗文赞不绝口。

二、杨炯?

杨炯是唐代著名诗人,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杨炯曾担任梓州司法参军,有着丰富的从军经验,因此他十分擅长写作边塞征战诗,所作诗篇都表现出了报效祖国的战斗精神,气势恢宏,代表作有《从军行》、《紫骝马》、《盂兰盆赋》等,从他的诗作中不难看出初唐四杰欲改文坛风气的决心。

三、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生卒年不详,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早年受重用,后因飞来横祸下狱,后离开都城,在各地漫游,但上天并不眷顾他,他很快就患上了疾病,在政治失意和疾病折磨之下,骆宾王最终选择了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代表作有《卢升之集》、《幽忧子集》、《长安古意》等。

四、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他和杨炯一样,都是非常有名的神童,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咏鹅》就是他在七岁时所作。骆宾王的出身并不算好,但是他努力学习,最终走上了仕途,但由于性格固执,并且政治观点与朝中部分人不同,最终遭受到了排挤,甚至于入狱,最后下落不明。他的代表作有《途中有怀》、《咏怀》、《咏鹅》等。

初唐四杰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扭转了唐代盛行一时的辞藻华丽却毫无内涵的文风。关于初唐四杰,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谁能说一下:初唐四杰、五虎上将、戊戌六君子、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分别是指哪几个?多了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五虎上将,又称五虎大将、五虎将,是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根据《演义》描写,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攻取汉中,自立汉中王,册封麾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后人也习惯称为“五虎上将”。 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初唐四杰分别是哪四人

初唐四杰是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

杨炯,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举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卢照邻,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骆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诗人,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请问出唐四杰是哪四位?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诗圣,诗仙,诗魔,诗佛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

扩展资料: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称为初唐四杰的都是什么人物?(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作?)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初唐四杰分别是谁”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